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汉女侯闻棠 > 20出发(第4页)

20出发(第4页)

现在闻棠已经过了换牙期,她在草原上就没吃过精细食物,好几颗牙都长歪了,回到大汉后她一直在好好保养牙齿,但还是担心以后会不会长蛀牙,或者有虫洞黑斑之类的。

系统很快答复:“收到。”

夜晚,闻棠迷迷糊糊意识到自己似乎躺在一个类似手术台的地方,恍惚间许多精密仪器自动在她嘴里动来动去,因为是梦中,她感觉不到疼痛,也听不到仪器在自己牙齿上打磨的吱吱声,可能是心里因素,她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自己神清气爽。

拿来镜子,咧嘴一照,哇,一口整齐的大白牙,简直就是她的梦中情牙。

心情好了,感觉自己读书的效率都变高了,早读过后,他找了两个精通农业方面的人,给了他们一百五十粒玉米种子,对他们说了一些昨晚在图书馆里临时抱佛脚学习来的玉米种植技术,让他们想办法将这种对他们来说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作物种植出来。

这个要求听起来有点无理取闹,但闻棠找的这几个可不是一般人,据说是什么农家学派的后人,之前闻棠改良农具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换句话说,别人种地是为了活着,他们则是研究,人家是专业的!

专业的事情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这二人一人姓许,一人姓氾,虽然是四十几岁的年龄,但闻棠统一称呼他们为许老,氾老。

因为这样显得尊敬。

二人见到玉米种子都很新奇,询问闻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

闻棠面不改色心不跳:早上去山脚下挖野菜的时候看见好几只向东飞去的赤羽大鸟,这几只大鸟飞过我头顶时,他们嘴里叼着的的不知名粮种就自己掉落到我头上了。

这个经历听起来很奇幻,很异想天开,但因为背景是两千年前的古代,所以又显得很正常。

二人很快答应帮助闻棠种出这些种子并保密,根本没想过这东西有可能不是种子。

毕竟鸟类吃粮,天经地义嘛。

时光飞逝,清明、端午、仲秋、重阳、新年很快到来,汉承秦制,将岁首定在每年十月一日。

闻棠被封为县君,那身边家臣必不可少,府衙中也派人送来些家臣奴仆,别的倒也罢了,但家丞一职,相当于县君府中的大管家,在属吏中位置较高,负责管理家内大小杂物,秩二百石,必须要找亲近之人才行。

二百石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但实际已经足够吃喝不愁了,后世某著名大诗人吏禄三百石,还能岁宴有余粮呢,更何况县君家丞平日人情来往结交的都是权贵之人,比秩俸更重要的是能结交的人脉圈子。

闻棠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有仇的报仇,有恩的报恩,当初她在右贤王庭时被株累邪打得皮开肉绽时,是李萝给了她一块肉干,所以闻棠成为县君后第一时间就去找寻李萝,问她是否要来自己家中当家丞。

当然,闻棠也不是非要强迫她来当,如果李萝没有这个想法,那闻棠会赠送给她一些财帛。

总之就是让她自己选择要荣华,还是还富贵。

李媪一开始的确是有推脱,但却不是因为不愿意,而是因为自己只读过一点书,会的字有限,家丞可是二百石的属吏,她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可后来一想,自己年纪大了,怎么活都无所谓,自己的小女孙却还年轻,自己要给她挣一个光明的前途,于是在闻棠劝说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正式上岗了广牧君家丞一职。

闻棠家中,人少,事少,她平日深居简出很少社交,所以李媪的家丞一职上手还挺快,有自己处理不了的,也不端着,会去询问其他家臣,这半年里,积累的t经验多了,处理事物倒是越来越熟练,得心应手起来了。

正旦日算是汉朝一年一次的大日子,要处理的东西很多,祭天、祭祖以祈祷五谷丰登,立神荼、还要组织“大傩”驱邪避恶,李媪都完成的很好。

夜晚,放完爆竹,闻棠给大家发了压胜钱,让大家将其佩戴在身上用来吉祥辟邪,就算过完自己在汉朝的第一个新年了。

夜晚,她刚要入睡,就听到了系统的声音:“宿主!为什么汉武帝还不传唤你去长安!”

“是不是他身边又有别的术士了?!”

闻棠:……

她语气淡然,丝毫不慌:“不要着急。”

然后解释:“前些日子秋收,加上各种上计会和新年祭祀,他肯定忙得要死,再过几天就会想起我来了。”

“哇,宿主。”系统明明机械的声音却带着点阴阳怪气,“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与世无争了。”

闻棠:“统子,你知道为什么后来者居上吗?”

系统:“因为后者又挣又抢?”

闻棠表示赞同,她告诉系统,夏天时经过试验与改良的铁犁和耧车被县长写成文书呈给长安,除此之外,一月前她根据元朝农学家王祯所著《农书》改良,能利用水力去除稻壳的水砻,以及能一次收割一大大片麦子,节省许多人力的麦钐此时应该也已经被刘彻接收到了。

麦钐这种农具使用条件相对苛刻,土地肥沃稻谷密集的地方根本割不动,需要用在麦稻杆字稀疏且纤细的薄田,在粮食产量低下的古代使用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除此之外,她还有粗盐提纯、红糖熬制……等技术没有拿出。

谁能拒绝一个既有仙人奇缘,又于国事大大有利的仙使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