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是二房欠了大房,家里越过越好,都是当年彭继武主动退让的功劳。
白如意呵呵,懒得与之争辩,站起身,“还有其他事儿吗?”
周氏也起身:“二嫂,我得回去看账本,有些管事等着,咱俩一起走吧。”
很明显,周氏也不赞同万氏的话。
三房做生意固然借了府里的光,但这么多年没出过事,本身也是夫妻俩能力过人。不然,分不清什么银子该赚,什么银子不该赚,那会给家里招来灾祸。
这种场合,周氏也懒得多说,三个儿媳妇中,婆婆最不喜她。她什么都不说有错,开口说话同样有错。
争这一时的口舌,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被长辈训斥。
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老夫人出声:“如意,卿娘既然是彭府的姑娘,就不好例外,回头她所有的花销都去公中自取。此事我定了,谁要是不满,让她来跟我说。”
万氏垂下眼眸。
白如意没回头,随着启程的日子临近,她越来越不耐烦应付这老太太了。
周氏看得眼皮直跳,二嫂是她们妯娌三人家世最好的媳妇,若不是之前嫁过人生过孩子,二哥就是再垫着脚,也配不上人家。
婆婆待人刻薄,二嫂一向能忍,这突然就不忍了,周氏心里有些不安:“二嫂,母亲难得示好,您该接着才是。”
若不闹别扭,在秀女启程之前,婆媳俩之间应该会很和睦。
白如意跟这个弟妹感情不错:“凭什么她一示好我就得接着?”
周氏哑口无言。
“二嫂,你……心情不好?”
“好得很。”回娘家的路上风都是甜的,白如意一想到能回京见到亲人,心情就特别美。
周氏只觉胆战心惊,觉得有必要将这件事情告知一下孩子的爹,再让孩子的爹去找二哥谈一谈。
兄弟之间,许多话都好说。若是夫妻俩吵了架,得赶紧让二哥哄一哄。
*
余红卿在看见老夫人院子里的人过来请自己时,颇为意外。
长辈有请,做晚辈的得跑快一点。
尤其余红卿并不是正经的彭家人,哪怕她花用的银子都是白如意的嫁妆,在外人眼里,也是彭家人大度收留了她,彭家对她有恩。
余红卿原以为是老人家有话要嘱咐她们几位秀女,到了屋中才发现只有她一人。
她认真行礼问安:“老夫人安。”
老夫人笑眯眯盯着她的动作:“学得不错,周嬷嬷还跟我夸你了。”
余红卿低眉顺眼,等着老夫人的下文。
“你在府里做了这么久,可还习惯?”
闻言,余红卿更意外了:“多谢您挂念,晚辈挺习惯的。”
“可有人欺负你?”老夫人问完,又出言纠正,“你唤继文为阿爹,也该唤我祖母。”
余红卿从一开始就尊称她为夫人,她一直都没有纠正过,突然变得这么和蔼,余红卿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被选为了宫妃。
“给祖母请安。”
老夫人见她乖巧,点头道:“你是彭家出去的女儿,在我眼里,你和月娇还有兰儿她们是一样的。”
“不敢当!”余红卿是真的不敢当。
那两位一个是亲孙女,一个是亲外孙女,她一个没有半分彭家血缘的姑娘,又刚来府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凭她的身份,在老夫人心里的地位永远都不可能和另外两位持平。
有些话听听就行,可不能当了真。若是认了真,那都不是单纯,而是蠢。
恰在此时,外头有了动静,好像是有下人在请安,又似乎在拦着谁。
没多久,白如意匆匆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