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种观音土,长得像面粉,吃下去有饱腹的感觉,吃了排都排不出去,这是真的要死的。
民间有关于观音土的俗话:“吃了观音土,饿了暂时饱,死了坟不好。”
讽刺的是这会吃死人的土被看成了菩萨的恩赐,这是菩萨心生怜悯,施法点化,让山间的白土变成了“面粉”。
对于他们而言,饱死总比饿死好。
相比这土豆简直是上苍的恩赐。
现在他们恨不得就派人去找那个土豆。
【土豆,怎么做都好吃,煎炒蒸煮烤焖炖,各有各的做法,每一种做法都好吃。】
【还有那个红薯,生的熟的都可以吃,比土豆还高产,每亩数千斤,土地要求低,只是跟土豆一样,营养单一,吃多了烧心,而且非常消耗地力,需要轮作或施肥。】
听到红薯比土豆的产量还高,乾武帝和大臣们的眼睛更亮了。
至于那什么营养单一,吃多要烧心,还是那句话,完全就不是事。
吃了能活就是很好了,更别说听那女官的意思,那两样味道还不错,这不是锦上添花吗。
【玉米都好吃,虽然亩产比土豆,红薯低点,但它容易储存,不怕烂,也不挑地,还可以做爆米花吃。】
在场人听得眼睛一个比一个亮,全是好东西啊。
他们真想抓住她的肩膀,把这三个作物的所在地摇出来。
【我还是想吃辣椒了,现在想尝点辣味,只能用茱萸那些来代替,还是红红火火的最适合我。】
你给我们说它们在哪,我们现在就可以去找。
朝臣们在心中呐喊,面上只能装作平淡无波。
【鱼鱼陛下也爱吃那辣椒,称一日不可不吃辣,虽然之后被陈执给骂了。】
祝余摸了摸鼻子,他已经吃了十多年的清淡饮食,多吃点怎么了。
【宿主,现在乾武帝时期实行海禁,是禁止出海的,只能等永昭帝继位,才开放了海禁。】
乾武帝握紧身边的扶手,思索现在的海禁政策是时候该放宽了。
当初之所以颁布海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政策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真是阻挡宣朝的进步。
【现代有研究表明,永昭帝在未登基前,还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方割据势力时,就已经往外派遣船队出海,只不过是在永昭元年才开始正式派遣大规模船队远距离出海。】
卫昭眼睛睁大,第一次才知道这两次的不同,永昭帝的光芒太过耀眼,她还不知道宣朝以前有海禁制度。
乾武帝和大臣也感到震惊,没想到十皇子对海运的开发竟如此早。
【宿主,是这样的。宁州是永昭帝的发迹之地,那时的割据势力中,永昭帝是这些割据势力中最有钱的。】
【就得益于他在海外通商,永昭帝是那群割据势力中最会搞经济的。】
【他专门将宁州的一个奉阳建设为港口城市,在那里商船如云,各种商品流向各个商船运往世界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