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余翻着在手里一封封状纸,对旁边的高泽感慨道:“谁说百姓愚昧,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不识字,可人心里都是有一杆秤。”
“我们这次可收获颇丰。”祝余突然笑道:“现在京城,不想也知道我得到的弹劾可不会少。”
他这次得罪的淮地势力可不少,仅南阳一府就杀了不少人,那些出身淮地权贵的官员岂会放过自己,没事都要找事。
不过他看着手里的这些证据,自家家族干了这些腌臜龌龊之事,他们又怎会独善其身。
现在京城这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在朝会上不定时怎么骂自己,不过他可不在意,不是在自己面前骂的,自己又听不到。
想到那些官员动不了自己,无能狂怒的表情,心里也得到了慰藉。
就喜欢他们想动我,还动不了我的样子。
不枉他发动群众的力量也要把他们给拉下马。
“高泽,研墨,我现在写一封奏折递进京城。”人只有在整人的时候才永远不嫌累。
“还有这些罪证,一并呈给父皇。”告状嘛,谁不会。
“我可都是依证据办事的,可不能给他们污蔑我的机会。”祝余喃喃自语道。
简直是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京城。
乾武帝收到这些书信时勃然大怒,身边服侍的人动都不敢动,噤若寒蝉。
他看见奏折上一个个人名,恨不得现在就捏死他们。
这艘船还真大啊,怎么没撑死他们。
第二日,就在朝会上直接处置了一批人,有些人这一生再也不能动了。
祝余在南阳的动静这般大,经过这些时日,京城这早就知道十皇子在南阳的铁血手腕。
今夏南阳的受灾是淮地中最为严重的,朝廷分下去的银两物资也是最多的。
他们平日里也会刮点油水,但也有底线,可没有那些南阳官员的饕餮胃口。
现在南阳的就官率之高,只要你去了,最低也是个正七品。
南阳大展台,有梦你就来。
而且那十皇子是真的不贪功,你只要有功是真在折子里给你写出来。
尤其是那云溪县令赵秉川,在陛下心里挂上了名头,未来之路不可限量。
但十皇子也不留情,有罪会全写出来,还附带罪证一并送到京城。
最近刑部狱里人一批一批进去,上朝时周边都冷清不少。
尤其是户部,那才是损失惨重。
连户部尚书都因失察之责差点引咎辞职,被降级留用,调去了监察院,戴罪立功。
这是乾武帝斟酌出来的最好的结果,他与户部尚书是一同起义的老兄弟,他也想效仿雍太宗,给这些老臣子们一个善终。刚好也能震慑朝廷上的宿蠹藏奸之徒,平衡各方势力。
至于二皇子,已经被乾武帝下令软禁在府邸,不得出去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