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安排好了日子叫人过府通传一声,本宫会到场的。”
淳安公主这般轻易就应了下来,反倒叫秦嬷嬷有些诧异。
来不及叫她多想,淳安公主放下手中的茶盏,吩咐道:“行了,没事就回府里伺候吧,你是老夫人身边的贴心人,怕是一时半会儿都离不开你。”
淳安公主这般说了,秦嬷嬷也只好应了声是,转身退出了殿外。
待回了府里,等到殷老夫人午睡起来,秦嬷嬷便回禀说是长公主应了下来。
殷老夫人听着这话,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你一说她就应下来了?没多问你几句?”
“你瞧着公主脸色可好?可露出什么异样来?她肚子一直没动静,老二媳妇进门倘若生了孩子,她心里头难不堵得慌吗?”
秦嬷嬷摇了摇头:“公主倒没露出什么不快来。”
毕竟是二老爷裴安娶妻,又不是国公爷要纳妾,公主那般性子,只怕不会将这点儿小事放在心上,又哪里会不快呢?
至于老夫人的那点儿心思,公主大抵只会觉着可笑,毕竟皇上龙体康健,只要皇上在一日,公主恩宠依旧,哪怕公主肚子一直没动静,老夫人即便生出过继的心思,也要顾忌皇上的想法。
要她说,老夫人就是年纪大了又因着国公爷不是自小在老夫人跟前儿长大的便有些偏心,想着替二老爷这个小儿子谋划呢。
只是,二老爷这些年游历在外,哪怕如今回京甚至之后娶了妻,也不见得生出和国公爷这个兄长争抢的心思来。
老夫人只怕又要枉做坏人了,甚至因着这点儿心思闹得兄弟不和呢?
秦嬷嬷这般想着,就听殷老夫人道:“罢了,她哪怕心里头不痛快,也不想叫人看出来。我这当婆婆的也不求别的,只盼着等陆丹嬿进门后,淳安这个嫂嫂能好好和她相处,别摆公主的架子不将自己弟媳当回事儿。”
秦嬷嬷听出老夫人护着陆丹嬿的心思,在心中叹了口气,这陆大姑娘嫁过来也真是难做,哪个当儿媳不想叫婆婆喜欢,可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淳安公主和殷老夫人婆媳不和,陆丹嬿这个新进门的儿媳妇反倒和老夫人婆媳和睦,更得老夫人喜欢,即便淳安公主不在乎,陆大姑娘心里头也会有些顾忌吧。
这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如何拿捏,等陆大姑娘进了这定国公府还有得发愁呢。
。。。。。。
公主府
秦嬷嬷离开不久,淳安公主便叫人打听了今日殷老夫人去卫国公府的事情。原本她还没将老夫人登门一事放在心上,甚至也不在意府里哪个日后当她的妯娌,只是听着嬷嬷的回禀,脸色却是一点一点沉了下来。
“你说老夫人特意叫崔氏去牡丹院送了赔礼?岑氏这当婆婆的当场出言讽刺了崔氏,还带着病中的陆丹若回了岑家?”
第151章宾客
因着淳安公主脸色阴沉,出口的话也有着掩饰不住的不快,殿内的气氛顿时就凝重起来。
大丫鬟佩儿使了个眼色,叫殿内伺候的丫鬟嬷嬷全都退了下去。
见着殿内只她和公主二人,佩儿才出声宽慰道:“公主息怒,依着世子夫人的性子,即便是老夫人有意如此,应该也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的。”
“至于岑氏和府上二姑娘,原本这婆媳姑嫂间也没处出什么情分来,京城里谁不知道呢,哪怕岑氏出去乱说,这不孝的罪名也安不在世子夫人身上。更何况,本就不是真正的婆媳。”
是啊,弟弟乃是皇子,不过是当作卫国公世子养在国公府,岑氏哪里有资格当崔氏的婆母呢。
淳安公主脸色缓和了几分,心中却也猜出婆母殷老夫人为何偏要劳烦崔令胭去送那份儿赔礼,不过是因着她这个儿媳迁怒到崔令胭身上罢了。只那岑氏也太不知规矩不知轻重,真是个没成算蠢笨之人,不敢得罪殷老夫人,反倒将火气撒在崔令胭身上,着实叫人恼火。
淳安公主轻嗤一声,带着几分嘲讽道:“由着她们折腾吧,秉之又没将岑氏和陆丹若当回事儿,想来也不会因着此事影响了他们夫妻情分的。”
“至于老夫人那里,她越折腾只会折腾的自己儿子和自己离了心。到时候,才有得后悔呢。”
佩儿含笑道:“是这个理,世子和世子夫人感情好,兴许过不了多少日子世子夫人就有了身孕,到时候公主才要高兴呢。”
淳安公主听着这话,心中的最后那点儿不快也尽数散去。
她点了点头:“本宫自然也盼着崔氏能早些有孕,不过这种事情靠缘分急也急不得,秉之身边如今有这么个贴心人陪着他,本宫心中已经感激了,别的不急在这一年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