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不能耽误仔的前途。”
果然谈起儿子的前途,梁秀英点点头道:“不过你个人去就好,我要在家做颈枕。”
李朗没听两人絮叨,他困得不行,连脸都懒得洗,直接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上午。
李朗打著哈欠起床,砸吧了下嘴走出臥室,就看到了梁秀英坐在小板凳上缝颈枕套。
“给你留了馒头和粥,还有两个鸡蛋,自己去吃。”
梁秀英抬眼看了一眼,又继续缝枕套。
“哦。”
李朗含糊的回答一声,猛然察觉不对。
“妈,你怎么没去上工?”
“唉,昨天你回来的晚,就没给你说,报社经营困难,要缩减人手,就把我裁掉了。”
啊?
不会被我一语成讖了吧?
“你在那工作那么多年,他们一点情面都不讲?”
“林先生已经尽力了,而且不光我,连印刷部都裁了一半人,不过林先生人不错,还多给了一个月人工。”
梁秀英脸上波澜不惊没什么伤感继续道:“不过裁了也好,你现在也本事了,我留家里可以给你们洗衫做饭,还能做做零活,也不错。”
嗯。
李朗点点头,撇了眼墙角一摞景报,最近日子好了,也没用它擦腚,倒是积攒了不少,他隨手扯过一张过期报纸,坐在凳子上边吃边看。
嗯,还是一如既往的无趣。
李朗一手拿著馒头,一手將报纸翻了过来,报纸上面连gg都没了,可见其毫无市场。
就他看来景报太守旧了,现在的报纸已经逐渐商业化,娱乐化。
比如《星岛日报》就专门做gg,什么招工信息,楼盘信息,商品信息,一股脑的放上去,儼然一副40同城的样子。
《成报》就专门干娱记,什么明星八卦,豪门恩怨。
《东方日报》就搞马经,狗经之类。
《明报》就做时事评论,小说连载,香江人也有自己的起点。
说起《明报》,李朗喝了口粥,琢磨了一下。
自己如果想发掘新导演,演员,削减苔湾对香江的影响力,那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咽喉,一边方便发布招聘信息,另一边日后吵架也好製造舆论。
而且想要振兴佐派电影,起码得先取得联繫吧,之前李朗也不是没想过悄悄给佐派投剧本。
但佐派三家电影公司都有自己编剧部门,从来不对外收稿,自己贸然投稿说不定会被当成別有用心,不要小看现在佐派电影人戒备心,他们常年都在和自由总会斗爭。
况且自己的身份现在也不能暴露,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个小號,在报纸上连载一些小说,然后等佐派看到后来找自己买改编权。
这样既不容易被自由总会发现,还能靠报纸赚钱。
说干就干,李朗打算先写本小说,在香江打出名气,等赚够二十万,就另起炉灶开一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