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讨论日程安排时也是。
因为藻菌毒素有效性验证开始后需要每12小时去海底收集数据,深处的生态勘测舱不适合久呆,但为了尽量保持数值连贯性,她们决定以三天为基数一轮换,抽签决定次序。
严莉下意识先问了她抽中的轮次。
这种关注度,有点超出正常社交距离了。而她这样界限感强的人,难免敏锐。
小溟没再搭话,似乎也陷入了沉思。
程冥问它怎么想。
“人类真是难以捉摸。”它感慨。
可能它本意没什么,但听起来莫名阴阳怪气。
问它算是问错生物了。
程冥:“……”
……
因为试验场是借来的,一边要熟悉地方一边要抓紧学习新仪器新操作一边要反复确认进度跟进实验……
每天24小时有16小时都在工作。
年后两月间又爆发了一次小型怪物突袭,解决第三阶段污染迫在眉睫,上下对这课题都极其重视。
投入越大,压力越大。
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半点不敢松懈。
日复一日的枯燥活动,只新鲜了最开始两周,而后连寄生怪物都活跃不起来了。
程冥站进穿梭梯,面对近在咫尺的海水,耳边少了骚扰的声音,她还有点不习惯。
“这次不想回家了?”她逗小溟。
上次抽签她抽中最后一轮,现在终于到她前往海底勘测舱。
穿梭梯是特殊材质搭建的狭长甬道,防腐蚀抗强压,轿厢边角圆钝以减小阻力。
随着高度平缓下降,最后一丝虚弱的光芒被水纹湮灭,死寂与深暗成为主旋律。
“你不是不让我想吗?”小溟朴素无华答。
得,又像在阴阳怪气。
“寄生物真是没有幽默细胞。”程冥学着它的口吻道。
两三百米深的海底,直接与世隔绝。
下来之前要进行心理测试,以判断她们当前状态是否适宜海底作业。
幽闭恐惧和孤独感有时候是要命的。
即便如此,安全守则上仍规定每次勘探滞留最多不得超过2小时。也就是像所有海生哺乳动物一样,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上去“换气”。
不过她有一只有事没事就能拌上两句嘴的鱼菌,倒是没有那么煎熬。
咚,脚下轻微摇晃,沉闷的碰撞声回荡。
安全钳卡紧,穿梭梯触底了。
她迈出轿厢,沿指示标识走向勘测舱。
这是一只直径目测有两到三米的球体,可沿海底密布的轨道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