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中闪烁着兴奋和算计的光芒,言官的弹劾非但没有让他收敛,反而让他更坚定了要把李凤遥这套“高效办公法”推行下去的决心,这既是实用,也是一层绝佳的烟雾弹。
李凤遥看着他斗志昂扬的样子,也很是开心。很好,火已经烧起来了。皇帝需要她这把“刀”来砍向旧有的秩序和潜
在的敌人,而她也需要这个舞台来展现自己的价值,一步步接近权力的核心。
这场风波,于她而言,正是通往牌桌的阶梯。
她需要自己人上位,也需要杀鸡儆猴。她状似无意地捻起一颗葡萄,目光轻飘飘地扫过殿内侍立的几个太监宫女,最后落在朱厚照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和委屈,声音软糯:
“陛下,妾身在御书房不过几日,无非是帮陛下整理书案,写几个字条罢了。怎么臣子们就知道得如此清楚,连妾身碰了朱笔、写了摘要这等细微小事,都成了朝堂上攻讦陛下的罪状了呢?”
她微微蹙眉,仿佛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陛下这乾清宫和御书房里,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立刻传到外朝各位大人的耳朵里?陛下身边近侍之人竟是臣子们的眼线不成?”
这话音刚落,如同平地惊雷!
内阁
侍立在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敬,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瞳孔猛地一缩,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惊恐之下,声音都带了颤音:“陛下!陛下明鉴!奴婢万万不敢!奴婢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表!贵妃娘娘,此话从何说起啊!这、这真是冤煞奴婢了!”
其他几个小内侍和宫女也吓得魂飞魄散,跟着跪倒一片,磕头如捣蒜,连声喊着“陛下恕罪”、“奴婢不敢”。
朱厚照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他之前只顾着跟言官斗嘴,享受李凤遥带来的高效便捷,甚至有点得意于自己干架的能耐,却下意识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李凤遥在御书房的一举一动,那些外朝的官员是如何知道得如此详尽,甚至能作为弹劾的确凿证据的?
这只能说明,他的身边,他最信任的贴身近侍之中,确实有人时时刻刻在向外传递消息!
一想到自己如同生活在玻璃罩子里,一言一行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并迅速转化为攻击他的武器,朱厚照心底猛地窜起一股寒意,随即这股寒意又化为被背叛的滔天怒火!
他猛地看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王敬,眼神冰冷锐利,不再是那个嬉笑怒骂的少年天子,而是真正露出了帝王的獠牙。
“王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极大的压迫感,“朕待你不薄吧?司礼监秉笔,乾清宫管事,内廷之中,你也算数得上的人物了。朕与贵妃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竟是这般值钱?值得你,或者你手下的什么人,急着去外朝卖好?”
王敬想起刘谨的下场,吓得几乎瘫软,涕泪横流:“陛下!奴婢冤枉!奴婢怎敢做出此等背主忘恩之事!”
他的干儿子怕彻查,只得磕头,“陛下,奴婢冤枉,奴婢只是,只是有时与相熟的几位公公吃酒时,曾感叹过陛下近日气色好了许多,处理奏折也快了些,许是贵妃娘娘带来的福气。奴婢,奴婢绝无透露具体细节啊陛下!”
他这话看似辩解,实则已经承认了信息是从他们这些近侍口中流出去的。或许本意并非恶意,只是内侍间的闲聊炫耀,或是被有心人套话,但结果就是,皇帝的一举一动被迅速放大并曲解,成了外朝攻讦的弹药。
朱厚照气得冷笑连连:“好,好得很!朕的身边,倒是个筛子!朕今日穿了什么颜色的里衣,怕是外头都一清二楚了吧!”
他越想越气,猛地一脚踹在旁边的小几上,果盘茶盏哗啦啦碎了一地。殿内众人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凤遥适时地露出些许受惊和担忧的神色,拉住朱厚照的衣袖,开始演起来了:“陛下息怒,或许是妾身多心了,王公公伺候陛下多年,忠心耿耿,许是无心之失,被外人听了去夸大了些罢了。”
她这话看似在为王敬开脱,实则是在朱厚照的怒火上又浇了一勺油,强调无心之失也能造成如此严重后果,那若是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