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风祁抬起一条胳膊,挥挥手,道过了再见,然后便走进广漠的雪野之中。
时亭州站在窗后面,双手握拳,指尖嵌进掌心。
顾风祁,活着回来-
顾风祁走出驻点的第一个小时。距离后方新一批次的雪松弹抵达还有二十四个小时。
顾风祁向着地图上的第一片区域进发。
雪松林树木密集,雪地越野开不进去,所以只能用走的和跑的。
顾风祁要尽快地走完一大片树木覆盖区域,找出雪松弹效用的相关规律,然后再尽快返回驻点。
冰冻三尺,孤身一人,地图铺设的范围有几十平方公里,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顾风祁不管这么多,他一定要带回去有用的信息。
走出驻点的第五个小时。距离新一批雪松弹抵达还有20个小时。
顾风祁已经沿着林脉行进了十余公里。这一块雪松林是库存雪松弹的制造原料来源,顾风祁一面向前行进,一面努力记下这片雪松林的特征。
走出驻点的第六个小时。
顾风祁走完了第一片雪松林,进入新一批次雪松弹的雪松取材地点。
他开始仔细地甄别这一片林莽与之前所见的雪松林的区别。
有什么区别?
他为什么没看出什么区别?
连续的高强度行进,持续的寒冷,让顾风祁消耗了很多体力。
他在一棵高大雪松下面站定了,稍微歇一口气,补充一点水分和能量。
作战服里配有饮用水循环系统,吸管就在衣领侧边,稍稍偏头就能够到。水是恒温的,但是一口牙已经被风吹得凉透了,乍一碰到温水,便产生细微的刺痛感。
补充完水分,顾风祁拿出高能固体速食,一边快速地撕开包装进食,一边继续观察自己所处的这片雪松林。
高大的针叶乔木从终年覆盖白雪的黑土中拔地而起,莽莽臻臻向上生长,相偎成林,遮天蔽日。
这一面是背阴面,太阳光照不过来,人在林子里待久了,连骨头缝里都浸着寒气。
顾风祁还是没看出这一片林子和上一片林子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已经待不住这个阴潮的环境了。
顾风祁迅速地把最后一块食物塞进嘴里,又喝了一口水,让干燥的粉末状高能物体能顺着自己消化道向下,然后便又出发,向下一片雪松林进发了。
走出驻点的第十二个小时。
已经过去整整半天了。顾风祁已经走了大概三十公里,已经兜完了一半的圈子,开始从另一个方向回驻点了。
天色渐渐暗下去,林间寂静,只有呼啸而过的风声。
光线变差,视野受限,顾风祁更难观察出什么东西来了。
顾风祁这十二个小时走过了大概有八九个不同的雪松林片区,每个片区他都认真地观察过了,但是还是没能发现什么有效的信息。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不同批次雪松弹的作用效果不同?
不是地理差异,不是树木类别的差异,甚至和树龄这些微小的差异无关。
到底是为什么?
顾风祁拧着眉跋涉在逐渐黑暗的雪松林之中,他的眉眼间已经凝上了一层薄霜。
之前在驻点的时候,他还跟时亭州说过,只要实地去看看,肯定能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雪松弹的效力不同。现在看来,自己当时还真是托大了。
现在走了这么久,最值得欣慰的事情,就是他还没有遇到纳喀索斯。
希望之后的路途也不会遇上纳喀索斯。
顾风祁走出驻点的第十六个小时。距离新一批雪松弹运抵前线还有九个小时。
时亭州守在M-17,这十六个始终没合眼。
驻点这里有远程监控板面,上面是每个队员的生命体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