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好了糖水,直接浇在做好的原味豆花上就行,你们还可以自己做点蜜豆或者拿些甜甜的蜜饯放在里面。”
老婆婆边说边比划,说的十分生动,宝丫晃着小腿,听的很认真。
听婆婆说完了,她就点点头:“嗯,婆婆我记住了!”
“哈哈哈,”老婆婆笑了,“咱们平安镇南来北往的人都有的,多预备一种口味的豆花,不是坏事。”
她慢慢的站起身来,朝宝丫摆摆手:“吃饱啦,老婆子我下回再来,娃娃再见了!”
说完就慢悠悠的起身走了。
宝丫送走了老婆婆,去收拾桌上的碗筷。
碗一端起来,发现下面压了几枚铜钱,宝丫一数正好六个,是一碗豆花的价钱。
陈成材尾随在宝丫她们后边儿,一路悄悄儿的跟了过来。
见铺子门口云家三个男人进进出出的,宝丫她们几个孩子正跟门口玩,他没敢靠的太近,就躲在不远处一个墙角里偷偷往这边看。
他看见是这么个小铺子之后,不屑的哼了声:“这种偏僻的破地方能有啥人来吃?切,就是一群猪脑子,等着赔死吧!”
他说完,又猫着偷偷看了一会儿,因为已经是下午了,并没什么人来,他就更加得意,哼着小曲儿走了。
这第一天开张,可能是因着新鲜,上午来的人还不少,忙到过晌午,豆花豆浆差不多都卖光了,赵芝兰就招呼大家收拾收拾东西,关了铺子回家去。
因为卖的花样多,价钱定的也不一样,晚上到家一数,这一天确实是没少赚,一共卖了四千多文铜钱,折合成银子也有四两多了。
再除去做豆花、豆浆的成本,也能省下三两多银子。
一家人都很高兴,比她们预期的好太多了。
不过,这也只是头一天开张的量,往后几天,来的人逐渐比第一天少了些,偶尔又多些,最后终于达成稳定。
原本看着这第一天的势头,何春秀还担心往后只靠她跟三郎能不能忙得过来,要不要再叫她大嫂或者二嫂过来搭把手。
但等到几天后差不多来吃早饭的人稳定下来,她就发现,她和三郎其实完全忙的过来。
豆花、豆浆跟豆汁,基本上都是直接盛上就好,顶多需要浇下汤汁,放些白糖。
只有油炸鬼和炸糕啥的,需要动手现炸,但也不费啥功夫。
收钱记账的事情就交给三郎来,她就专心做吃的。
而且客人多的时候,宝丫也会跟着搭把手,帮她给客人端端吃的,收收碗碟,竟也能当半个大人使,让她轻松了不少。
不过,宝丫跟着她们往返镇上跑了几天,何春秀就说啥也不让她跟了。
如今已入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
她们去镇上起的又早,宝丫跟着风吹日晒的,她怕把孩子折腾病了,也心疼这还不到五岁的奶娃娃跟她们大人一样跑,太辛苦。
孙浦给她配的治腿的方子也早就好了,她一直在喝着,确实感觉腿脚比之前好了不少,不那么跛了,走路也有力多了,干活也更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