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边,坐着一位眉目清雅,面若冠玉,如画中走出来的白衣少年。
荣国府角门处观望的几人皆敛了声。
马车一掠而过。待车队走远,几人才回过神来。有小厮问:“刚刚车上坐着的是皇子吗?”
荣国府的管家娘子周瑞家的,也就是刚在几人口里提的“周妈妈”,正好出来。她听见门口凑着好几个小厮、婆子,在说什么皇子。
周瑞家的是荣国府二房太太王夫人的陪房。她丈夫周瑞虽不是这府里唯一的管家,但周瑞家的借着王夫人的东风,却是这府里很得脸的管家娘子,正管着府里上下的出行安排。
周瑞家的扶了扶脖子上套的金项圈,走出角门,寻着这几个小厮、婆子的视线看去,却只看到马车行驶过后扬起的弥漫的尘土。
她叉腰斥道:“聚在一起,有的没的说什么皇子。当心太太知道了,罚你们去庄子上做苦力。”
小厮跟婆子们一听到“太太”二字,忙散开了去,各做各的事。
周瑞家的寻迹而望,那扬起的尘土久久未散,可见刚刚车队的声势。她心想,若真是皇子路过,我怎没那么好的运气能看到呢?嗐,不想了。还*要安排明儿接林姑娘的人手呢。
禁军侍卫将轩辕承稷送到忠顺王府后并未离开,而是跟轩辕承稷一道留在了忠顺王府。轩辕承稷不禁感叹这满满的父爱。
忠顺王府门口也有两对汉白玉雕刻的大石狮子,但是五开的兽首大门。
此时,五扇大门全开相迎,这是对贵客的礼数。
忠顺王上朝未归,老太妃率府里上下在门外恭候着。跟在一起的还有两个梳着小揪儿的小男孩儿,那便是惠儿的两个弟弟。
来的路上,惠儿已经很轩辕承稷说了府里如今的情况。已经成年的庶出大哥轩辕承昌,如今替父王在平安州办事。两个弟弟中,大一些的那个弟弟,轩辕承晈,已经开始启蒙认字了。
老太妃身体还算硬朗,就是年岁大了,有时候有些认人不清,有时候又是清楚的。这会儿,她看到轩辕承稷,便道:“老十三啊,不是说今儿五殿下要来府里吗?怎么就你回来了?”
轩辕承稷事先知道老太妃的情况,便笑着道:“老祖宗,我就是小五呀。十三叔这会儿正在上朝呢。”忠顺王对轩辕承稷有寻药救命之恩,永正皇帝都让轩辕承稷喊忠顺王为父亲。虽然被忠顺王婉言回绝了,但喊老太妃一声老祖宗并不为过。
搀扶着老太妃的是忠顺王妃。她在老太妃耳畔道:“母妃,这就是五殿下呀。”
老太妃“噢噢”两了声,又对轩辕承稷道:“五殿下,怎么一下子长这么高了?瞧我这记性……五殿下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屋。”
轩辕承稷安置在东厢最好的客房,并受到了忠顺王府隆重的招待。
中午跟老太妃一道吃的饭。王府里的一正妃、三侧妃、两庶妃,皆不上桌,站在老太妃身后侍奉着。
这个世界婆婆吃饭,儿媳妇儿是不能上桌的。虽然轩辕承稷很不适应这个旧俗,但现是在叔父家做客。他便邀请惠儿、承晈和承晓一道跟老太妃一起吃饭。
轩辕承稷发现,老太妃其实也分不清承晈和承晓,不过并不影响一家人其乐融融。
府里养着戏班子。饭后,老太妃还请轩辕承稷听戏。
轩辕承稷却无心听台上的戏了,他的思绪还停留在荣国府门口听到的,“林姑娘明儿到”。
护花(1)
这一夜,轩辕承稷有些失眠,满脑子都想着“林姑娘明儿到”,是不是女主角林黛玉要来。
次日一大早,他便换了身内侍服,带着小弦子,打算从后门溜出去看看。
谁知,却被在后院木桩子上打拳的惠儿,抓个正着。
惠儿四岁那年,还是在永正皇帝的潜邸,她缠着轩辕承稷给她讲了花木兰的故事,便跟父亲说她要习武。
忠顺王听后哈哈大笑,当下就给惠儿请习武师父。那武师父原是一位将军的遗孀,也是从小习武。她如今寡居,又承着忠顺王的面子,收了王爷的千金当了小徒弟。
忠顺王还在院儿里扎了一个跟惠儿身量相匹配的小木桩。于是,惠儿每天爬进来第一件事,便是对着小木桩先自己练一翻拳脚。
今儿,惠儿还没打两趟拳,但见从东厢五皇子安置的客房里出来俩个内侍,一大早便往后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