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皇子系统 > 第13章(第1页)

第13章(第1页)

跟以往很多次来上书房一样,永正皇帝就是想来看看,他的皇子、公主们平日读书的状态。

永正皇帝不动声色地坐在了最后一排的位置。这个位置上,曾经坐在老四。如今老四已经去了前朝,给他交了任务,他便不再来此上课了。

今儿永正皇帝就是奇了怪了。若说老五读书突然就认真了起来,顶多也是回到了他生病之前的样子。怎么从来都不肯好好听先生讲的老六也认真起来了呢?

潘先生是一大儒,是永正皇帝从诸位学者中挑出的佼佼者。来给他的皇子、公主做先生的人,是何等的聪明。潘先生哪有不知永正皇帝的用意,皇上今儿来,便是想来看看林姑娘如何。

潘先生笑眯眯地问:“林姑娘对孔子的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何见解?”

林如海中探花那一年,正好潘先生病了一场,错过了那次会试。潘先生病好之后再去考,也中了探花。虽然都是探花郎,潘先生却比林如海晚了三年。倒底不免会想,他若不是那次生病,便能在考场上,跟林如海一较高下了。

黛玉本还沉浸在遇到所思人的喜悦中,突然被先生点到,便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思绪,准备去回答先生提出的问题。

她发现,潘先生虽然以朱圣人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材料在教学,但是也会容纳不同于朱圣人对《四书》的见解。因为际哥哥,不,是五殿下,就说了不同于朱圣人的看法,潘先生称赞他说得甚好。

五殿下对此句的见解,视角很独特,她很喜欢。此刻,她也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她所念已久的人还在旁边听她讲呢。

黛玉道:“先生,学生非常认同五殿下的见解。”

她的余光落在轩辕承稷身上,见他正用肯定和鼓励的目光看着自己,便鼓起了勇气,继续往下说。

“学生浅见,古之学者最高的境界,便是做圣贤。更有自立为学,利他为习之说。“时”,便是在合适的时候。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孔子认为,学习做君子,做圣贤,并在合适的时候,愈化苍生,对寻求救世之道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听到此,轩辕承稷的心一阵触动。孔子在春秋那个列国争霸,礼崩乐坏的乱世,奔走呼号。他致仕,游历,收徒授课,全都是为了给世人寻找出路。

愈化苍生,多像孔子的心声啊。轩辕承稷被黛玉的观点说服了。后世对这句话的理解,多出自个人层面。而拯救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不正是孔子的初衷吗?

永正皇帝闻此,甚喜,心道,林如海的女儿,好啊!

又见那小姑娘跟稷儿,共桌而习,永正皇帝的心绪被拉到很多年以前,宸妃陪着他,一道研墨写字。

六皇子听了黛玉的释义后,大呼一声“妙”。他回头想看看后边的神仙妹妹,却窥见永正皇帝转身离去的背影,便傻了眼。

又对上轩辕承稷没有温度的目光,六皇子便讪讪地转了回去。他喜欢林姑娘啊,这般神仙妹妹,谁不喜欢。但是他也挺怕五皇兄这个样子。

待到放课时分,七公主和八公主便围了过来,跟黛玉讲话。

八公主道:“姐姐的见解,比书上朱圣人的,好懂多了。”

七公主笑着道:“就是,往后我们不明白的,就来问林姑娘。”

轩辕承稷在一旁笑看这几个叽叽喳喳的小姑娘。这场景像极了后世所见的课间,其乐融融。

“好了好了,林姑娘累了一天,要回去休息了。”六皇子挤了进来,对黛玉道,“林姑娘,我送你回去。”

黛玉婉言道:“多谢六皇子,我的乳母跟丫鬟在外边等我。”

六皇子又道:“林姑娘,那我送你去她们那里。”

轩辕承稷起身,不冷不热地对六皇子道了一句:“不必了,我送她。”

七公主、八公主掩面而笑。她们从未见过五皇兄对哪个姑娘家如此上心。

七公主前儿还听母亲奚妃津津乐道着,说老五把皇后为他精挑细选的八个秀女,统统赶到外院当普通宫女使,怕不是以后要学世祖爷出家当和尚。世祖爷是当今太上皇的父皇。世祖爷曾经痛失所爱,遁入空门,把皇位给了八岁的儿子,从此不问世事。

七公主倒是觉得,五皇兄才不是母妃说的那般。瞧瞧他跟林姑娘,多登对啊。才子佳人,青梅竹马。

六皇子面对比他高出一大截的五皇子,顿时矮了声,道了一个“哦”字,便目送他们一起离开上书房了。

七公主、八公主对六皇子道:“六皇兄,我们一道走吧。”

却见六皇子仍呆呆地看着林姑娘的背影,她们便笑嘻嘻地道:“六皇兄,我们先走了。”

出门便有各自的嬷嬷、宫女们,将七公主、八公主接回各自的宫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