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玫想问,却开不了口。喉头被打了死结,溜不出一个字。她张了张嘴,呼出的是难闻恶臭。有一股愤怒从骨缝中喷涌而出,她的全身剧烈发烫撕疼起来。她扭动着躯干,在捆绑中无声尖叫。床边的那扇发顶抬起脸,是哭到眼白通红,她多日未见的司空婧。
医生和护士涌了进来,司空婧被人从床边拽走,阻拦着,跪在不远处的地砖上。她听见司空婧在喊,在哭,在苦求着医生她听不懂的话。
体内的火烧遍全身,终是把她烧醒了。
看着雪白无暇的天花板,顾晓玫明白了。
原来她不是睡着,她只是死过了,又活了。
重度烧伤。明眼看就能得到的结论。
二零一六年一月,合家团圆的日子,顾晓玫成了该死却没死成的人。
她躺在病床上,听医生对司空婧强调康复记要,看司空婧一遍又一遍抹着眼睛。她很想跳下地,大声质问所有人,为什么不让她死得彻底!
全身缠着纱布,还有余血不时渗出,顾晓玫看见司空婧和护工两人,二十四小时轮班,床头床尾,对她周身仅存的皮肉小心呵护。
掰断骨皮的疼痛不带间隙地钻进顾晓玫周身细缝,加上药物的排异反应,她被折磨得已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觉。她看着病房里硕大的玻璃窗,能想到的只有到底能不能用她仅剩的残躯撞破窗子,一跃而去——
每当这样的想法出现时,司空婧总会分秒准时地挡在她的视线跟前,挤出状似往常的笑容,说,晓玫啊,我给你带了你最喜欢的鸡丝粥。你要是觉得饿了,张嘴喝两口?
第一次见到司空婧是在大一,同专业同宿舍,东南角的上下铺。
宿舍是六人间,两两为一派。顾晓玫无意与人交好,简单说了名字和家乡后,不再言语,自顾自爬入上铺折衣叠被。
“我叫司空婧,大家叫我小婧就行。”
“我是从霞城来的,岭南西北角三线小城,爸妈是普通工薪阶层,我也没有兄弟姐妹,也是第一次来骅城,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清朗的女声连续不断讲述着自家事,在顾晓玫听来,那是聒噪不堪的嘈杂音。她觉得司空婧是个睡在下铺的蠢货,没心没肺到无人境界,毕竟有谁会在入学第一天,面对第一次见面的室友,明明白白讲述家里事,掏心掏肺与人交朋友?
读书的时光总是飞逝的。进入大学后,顾晓玫依旧习惯独来独往。
宿舍里其余四人来自省城或二线城市,入学时便选好了上课作业,吃饭联谊的搭子。她们表面上客客气气,礼貌相让,但总在暗地里嘲笑,说司空婧是乡下来的土货,毛衣针织衫一看就是手打的,大红色,天真蓝,是大城市的年轻女孩不会套在身上的艳俗色。
顾晓玫听着那些话,没搭腔。不关她的人和事,能绕道则绕道,能不理就不理。
司空婧和顾晓玫读的是省内二本院校。校园算不上大,即使不同社团不同课,也难免在图书馆和活动室碰到彼此。
事情发生那天是在饭堂,顾晓玫在常呆的二楼用餐区吃午饭。
三菜一汤,拿了瓶豆奶,顾晓玫边刷微博新闻,边咽下发冷的白饭。
司空婧这没眼力见的,端着餐盘直直过来了。她也不觉得生疏,笑咧咧地问,晓玫,我做你的饭搭子吧?一起吃饭饭才香。
顾晓玫抬头看了眼司空婧,又是那张没心没肺的笑脸,比在宿舍看到时更烦了。
各自低着头动筷。不过多时,顾晓玫的白米饭见底。她放下筷子,从兜里掏出餐巾纸,擦了擦嘴,准备起身就走。肩膀上落下一只手,她抬眉一看,心底一沉,是她最不想见到的人。
顾海,过去九年,与她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弟弟。
”姐,吃挺好啊,今天的菜挺丰盛?”肩膀上的力道逐渐加大,顾晓玫右肩一拐,顾海的手没了支点,滑空了键。
“我吃好了,要去上课了。”顾晓玫抓起餐盘起身,意思是叫身后的人让道。
顾海的眉头挑了起来,盯着顾晓玫的脸,不屑道,我叫你一句姐,你还真当自己是我姐啊?爸妈怎么说来着?叫你好好照顾我。我饭卡里没钱了,你就是这么照顾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