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会儿,缓过点劲儿,江洢伸手抓住小饿前肢,借力翻上它后背。
一条腿受伤,她行动不便,也没必要委屈自己行动,毕竟小饿早变成了“大”饿,足够壮实能够驮动她。
家的位置它还是记得的。
这条仿若陆上战车的恐怖巨龙,此时此刻化身为只属于自家主人的无害坐骑,驮着江洢,平稳地往营地方向移动。
水泽间血色尚未淡去,望向那层层交叠的斑驳翠色,江洢摸着身下凹凸不平的清凉皮革,喃喃:“小饿,咱们得搬家了。”
毗邻两国边境,这里称得上世界最偏僻沼泽群。往南是望不见尽头的森林,贫瘠又原始,人迹罕至。
据说在上个世纪以前这里就属于三不管地带,盗猎者和雇佣兵的天堂。2220年“生态坍缩危机”发生后,保守估算20年内已有75%脊椎动物与50%无脊椎生物灭绝,全球经济受到巨大打击,连人类生存也受威胁,联合国紧急启动定名“女娲”的物种再兴计划,核心流程为:基因库建立与目标筛选、人工合成已灭绝生物、生态保护与恢复。
这块珍贵广袤的自然湿地被划归进了保护区范围。
不过,尽管今非昔比,三不管红滩涂成了享有全球性“编制”的13号自然湿地保护区,但架不住某些发育障碍人士酷爱违法犯忌铤而走险。
因此,这里依然是盗猎者和雇佣兵的“天堂”——指牠们向往、追求、为之不懈奋斗,同时死亡率超高。于是研究所请到的佣兵甚至个个配枪。
小饿诞生在国际生态研究院-c区南部,茧南联合研究所的核心实验室。
在她们的内部档案里,这头生物有个更威风凛凛的中文名——鼍龙,挪用了某已灭绝鳄鱼的古称。
但鉴于江洢查证所知,那类鼍科鼍属成员确实跟威风沾不上什么边,她还是喜欢自己给它取的昵称,小饿。
多可爱,多形象。
江洢刚来这个地方的时候,小饿才出壳没几天,巴掌大一条,被她从人造子宫农场偷出来,往怀里一揣就拐跑了。
她借着cro4369孵育项目名头,向上申请栖息地调研,拿到了作为“生态工程师”的特批通行证。
然后带着小饿,直接从繁华地带跨越两千八百多公里,来到了这鸟不拉屎的边陲荒野,就此销声匿迹,查无此人。
小饿孵化时长近四个月,江洢提前半年就开始了规划。她利用内部渠道搜罗坐标位点,找到了前科考队伍留下的营地。
她们现在居住的这个,临近保护区边界,是条件比较好的一个。四间木屋连成主宅,外面有坚固铁丝网围起,防大型生物破坏。往前百来米有活水池塘,饮用和生活用水都有保障。
内部设施用具一应俱全,后院下方还挖了个地窖,储存的物资大部分都在保质期。铁具部分生锈,她花了三天一件件打磨锋利。
早期时候小饿太小,并且作为人工合成的全新物种,培育方法完全是未知的,只能靠自己摸索,而江洢也才刚脱离人类社会,两眼一抹黑,所有事情要亲力亲为。保护区在重建中,不清楚附近是否可能潜藏其它危险,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意外,夜里都睡不安稳。
白天则要给小饿觅食、给自己改善生活品质,被迫熟练掌握捕鱼捞鱼叉鱼钓鱼技巧,每天忙忙碌碌。
头几个月过得异常辛苦又充实。
过了六个月,小饿开始急速生长发育,几乎是短短一年就能增长一米的速度,铁齿铜牙初具规模。
有这么条“大狗”看家护院,她的睡眠质量好多了。
尤其当小饿渐渐学会自己捕食,甚至主动会叼回鱼讨好她,一下给她减轻了大量负担,可以说是相当懂事贴心。
江洢养它就像养孩子,有时觉得好累,这家伙是来讨债的吗——主要发生在她把网兜放进池塘为它抓鱼、网底却被它牙痒咬烂诸如此类小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