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平的公寓对于独居来说本就有些大,敷衍的软装就更是显得房子有种冷冰冰的空旷。
他先去洗了澡,换身衣服才进书房处理工作。
实验室里有几个年纪小些的助手还是研究生或博士在读,偶尔季微辞会帮他们看看论文。
他的工作习惯多少有些老派,对于文字方面的东西不喜欢长时间盯着电脑看。
其他人也很了解这一点,所以请他帮忙指导论文的都会像在学校答辩一样,规规矩矩把文章打印下来、装订好,而季微辞则会直接用笔在上面做批注。
季微辞此时正用红笔在吴枫论文中某句话的下面画出长长一条线,而后在旁边的空白处端正写下两个字:瞎说。
他的字非常漂亮、棱角分明,与本人的清淡出尘相比倒是多上几分锋利。
但句号特别规整,很圆。
写完这两个字,门铃突然响起来。
季微辞明显意外一瞬,他在这里住了两年多,连外卖都不怎么叫,所以门铃的功能很少被启用。
疑惑之下,他一时忘了将手下的红笔放回桌面,直接拿着笔走出书房去开门。
-
门外,沈予栖手里拿着两个半透明的食盒,看向开门的人。
季微辞换了身衣服,似乎是洗过澡,发尾还有些湿,额前的头发微微卷曲着,乖顺地贴在眉心,眼睛像用水洗过一样,有种湿漉漉的雾气。
沈予栖目光落在他拿着笔的修长手指上,语气带上几分歉意:“刚才在工作吗?打扰到你了。”
季微辞摇头:“只是帮实验室里的同事改改论文。”
沈予栖很轻地笑一声,想起读书时的事。
那时班上有人想找季微辞讲题,可季微辞看起来很高冷,不像会搭理人的样子,以至于同学们都有些发怵。
直到有个胆大的女孩迈出第一步,大家才发现季微辞竟然意外的好说话,在他空闲的时间去找他问问题基本不会被拒绝,而且他讲题很有耐心,讲许多遍对方仍理解不到时也不会烦躁生气。
那时沈予栖就发现,季微辞看起来冷冰冰、不近人情,其实控制情绪的能力特别强,明明也才十几岁的年纪,却对万事万物有种古井无波式的平静。
他从短暂的回忆里抽回,扬了扬手上的食盒,说:“淞陵那边寄过来的糕点,用这个抵咨询费可以吗?”
季微辞看向食盒,依稀看到里面摆放着一块块糕点,绿色的。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淞陵的食物了,对糕点的印象更是停留在小时候。
那时父母尚未进入有保密级别的项目,还是正常上下班的科研人员,妈妈下班回来时偶尔会带一盒糕点,记忆最深刻的是薄荷夹糕和苏氏绿豆糕。
后来他们工作越来越忙,渐渐不再回来了,每年回家时为数不多的几天,去哪儿都有人形影不离地跟着。
他接过食盒,想了想,说声“稍等”后转身去找出那两个被农科所强买强卖的改良番茄,递一个给沈予栖,认真道:“院里培育的改良种。”
一时又想到楚璇和吴枫在食堂里的对话,诚实地补充:“不一定好吃,但很安全。”
沈予栖接过那颗农科所出品的高科技改良番茄,很想笑,又怕季微辞以为他看轻这份礼物,于是忍住了,珍重地用两只手按在手心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