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他其实从未真正追求过我 > 第11章(第2页)

第11章(第2页)

他才不关心非洲的野牛长得壮不壮,他只是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需要周知衡。原来这个要求,已经这么奢侈了吗?

同样的情况大致也发生在周知衡那边。他好不容易结束一段艰苦的拍摄,带着满心震撼和一堆绝佳素材,兴奋地想和沈凡幸分享,算算时间国内是凌晨三四点,只能作罢。等到第二天沈凡幸方便了,他那种喷薄而出的激动已经冷却,变得不知从何说起。

分享的内容开始脱节。沈凡幸说的圈内八卦,行业动向,周知衡逐渐陌生;周知衡讲的野外趣事,摄影术语,沈凡幸也难以完全体会。

那他们还能说点什么呢?吃了没?

无边的寂寞中,沈凡幸一直以为,至少还有那么一个角落是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

那个音乐平台上的私人账号,是他很多年前注册的。里面上传的,都是些零零散散甚至有些粗糙的“私货”。

有半夜失眠时用吉他胡乱弹唱的片段,有某天雨后心情莫名低落录下的旋律,还有几句一直没填完词,但觉得调子很好听的副歌。它们没流量,更没人评论,像沉在深海里的碎贝壳,只有他自己偶尔会去听听,回想写下它们时的心情。

那是他仅存的自留地,一个不需要考虑市场,口碑,抄袭争议,纯粹用来安放情绪的树洞。

所以,当朋友发来链接,问他“这个是不是你”时,沈凡幸真的感觉天塌了。那个他用了快十年,毫无特征的头像和id,就这么被人扒了出来,挂在了舆论的火上烤。

起初只是零星的质疑:“这声音好像沈凡幸啊?”“他早期这种风格的吗?”“这是屎吗,不,这是什么?”

紧接着,嗅觉敏锐的营销号下场,开始逐个分析:“实锤!沈凡幸小号曝光,早年作品疑似抄袭xx小众歌手!”

然后,洪水便冲垮了堤坝。

他的私信和瞬间爆炸。那些原本无人问津的歌曲下面,顷刻间涌入了上千条评论。比起简单的粉或黑,其中的恶意复杂而尖锐数倍。

“这种东西也好意思发出来?”

“听着好压抑啊,这人心理是不是有问题?”

“难怪后来写歌那么商业化,原来是本身就没灵气,只能靠套路。”

“抄袭狗装什么文艺?”

失眠变本加厉地回来了。

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像一台失控的机器,眼前反复循环播放着恶评。心脏跳得又重又快,震得胸腔发麻,手心里全是冷汗。

他知道这种状态很危险,太熟悉了,缓缓下沉的感觉,像掉进一个粘稠的泥潭,连呼吸都需要刻意用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