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的时光男友 > 第3章(第2页)

第3章(第2页)

芋艿对半切开,先煮到八九分熟了再在油锅里煎得焦黄,然后黎晓会把芋艿拨到一边去,在多余的油里下些葱末。

这道菜比起郑秋芬的做法来,改了一点点,她是把芋艿先煮再煎,再加盐花、酱油,最后是直接撒一把生葱花。

黎晓其他都一样,只是葱花下早了,用油煎得更加透彻,这样就没葱臭有葱香。

“其实我也不算挑食的,换个做法我就体会到什么是葱香了。”黎晓对郑秋芬说。

做过饭的屋子又香又暖,黎晓趴在桌上等饭熟,米饭的香气是很淡润的,慢慢沁开来。

电饭煲还是很老式的那种,煮熟了也不会叫,只是轻轻‘哒’一声,开关俏皮地弹上来。

黎晓醒了过来。

她下意识按亮了手机,发觉自己居然睡了十来分钟,但就是这一短觉睡得很透,让她整个人都松泛了些。

小锅里烧起水,黎晓往里头加了一小勺盐和几滴油,又将浸在水里的秋葵捧起来搓洗了一把。

城市商超的冰柜里,秋葵总是墨绿色的,棱角分明,也还算能吃吧。

可眼下这手里的秋葵嫩极了,是芽绿色,圆滚滚的一根,还覆着细绒绒的毛。

水里滚上一道,拨几下,浮一浮就能捞出来吃了,汁也调得简单,糖、盐、醋、酱,只是没有芝麻和蒜末。黎晓夹了一根,咬住像笔端一样的尖头,清清脆脆嚼了起来,她白嘴都能吃完一盘,沾点汁,脆嫩滑鲜。

电饭锅里腾散开一阵雾气,黎晓有些意外地发现米饭看起来居然很莹润,豌豆绿点点,一只金红小薯仔乖乖偎在饭里,香气扑鼻。

‘这个价钱还能有这样的米,那还真是帮村民代卖的稻米。’黎晓用饭勺拨散了米粒,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

葱油芋艿在锅里温着,黎晓盛出来吃的时候温度正好,入口微焦软糯。

黎晓又嘬了一根秋葵,吃了半块芋艿,扒了两大口的米饭,包在嘴里慢慢嚼。

米饭煮得硬了一点,但她就喜欢吃粒粒分明的,郑秋芬以前煮饭之前会把锅斜一下,一边米多一边米少,这样再放下去煮,就会一边软,一边硬了。

小薯仔留在最后当甜品吃,薯肉很甜,但可能是因为天气还不够冷,这个成熟比较早的小薯仔种吃起来并不是绵绵的,而是润润的,一点筋丝都没有,简直像是在吃某种从筛网里细细篦过的昂贵甜品,只不过更清澈,更简单,更自然。

黎晓咬着小勺子忍不住微笑起来,她并不喜欢把红薯都碾进饭里,她喜欢饭是饭,红薯是红薯。

她和郑秋芬实在有许多不合拍的地方,也经常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但在那几年间,除了彼此,她们没有别人了。

这话不对。

其实还有一个人从八岁陪她到十八岁,如果没有分开的话,他陪黎晓的时间会比家人还要久了。

第3章蚝壳窗

秋分一日雨,间了两日晴。

昨天晚上又落了一场雨,早起放晴。

郑秋芬是秋天出生的,如果是在春天出生,那应该叫春芬,夏天就叫夏芬,不过如果生在冬天,可能会叫冬梅。

但具体是哪一天,郑秋芬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身份证上的生日只是估计。

黎晓爸爸的生日是七月初三,那天郑秋芬会给儿子做一碗有两个荷包蛋的长寿面。

黎晓的生日在腊月十九,也是一碗两个荷包蛋的长寿面。

她母亲陈美淑的生日是腊月廿二,就差了三天,陈美淑带她去镇上吃汉堡,问她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黎晓自以为是,说:“给我补过生日啊?”

陈美淑冷哼一声,说:“是我的生日!”

“哦。”黎晓有点扭捏,但看看一旁的新衣服和新书包,她还是说:“妈,生日快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