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岛本岛的山巔之上。
四月的樱正开的绚烂。
粉白色的瓣顺著山风轻轻的飘落,像是下了一场温柔的雪一样。
李承乾靠在一块温凉的岩石上,手中捧著酒碗,欣赏著这美景。
他的身旁,苏氏正在用手轻轻的为他拂去肩上的瓣。
程鶯鶯则盘腿坐在地上,手里拿著樱枝编的环,时不时的往程咬金的头上比划著名,惹的程咬金无奈的摇著头,却不敢真的生气。
不远处,李绩,罗通围著个篝火正在煮酒。
程咬金大笑著说道:
“想当年在北方,咱们被突厥人困了三天三夜,陛下你带著玄甲军从背后衝过来,那叫一个威风!
现在想想,还是那会儿打仗痛快!”
李绩也跟著笑著说道:
“老程你就记著打仗,忘了陛下当年为了推行均田制,跟世家官员拍桌子,连太宗陛下都惊动了?
那才叫有魄力!”
罗通则是看著李承乾忍不住问道多年以来的疑惑。
“陛下,您当年真的没想过要当皇帝吗?”
听到罗通的问话,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闻言,先是放下了手中的酒碗,隨即目光望向了大唐的方向。
“是啊,没想过。”
李承乾轻声说道,
“当年朕只是想安安稳稳的当个逍遥皇帝。
可是朕的好弟弟,却一步一步的逼著朕走到了这个位置。
后来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朕也只能將错就错了。”
李承乾的眼前闪过了无数的人影。
李世民,长孙无垢,李泰,李治,李恪。。。。。。
“朕后来才明白,有些责任,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开的。”
李承乾的手指轻轻划过身边的岩石,
“吐蕃人犯境,安西被占,百姓流离失所,世家垄断资源,寒门子弟报国无门。。。。。。
那时候朕才知道,所谓安稳,从来不是靠躲出来的,是靠刀枪拼出来的,是靠朝堂上的据理力爭,是靠每一个大唐人,都愿意为这片土地付出。”
他想起收復安西时,李禄浑身是血地抱著薛仁贵的断枪,跪在城头上喊“安西回来了。
想起房玄龄临终前,还在修订《大唐律》,手指颤抖著写下“百姓安,江山安”。
想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那些为了推行新政而付出的官员,那些信任他、支持他的百姓。
“我这辈子,最庆幸的有两件事。”
李承乾看向了身边的眾人,眼神里满是温情之色,
“一是遇到了苏氏和鶯鶯,陪著我走过风风雨雨,从未放开过我的手。
二是有你们这些老伙计,陪著我平定吐蕃、收復安西、扫平倭寇,陪著我把大唐从风雨飘摇,带到如今的国泰民安。”
苏氏握住他的手,温柔是说道:
“其实该庆幸的是我们,是你给了我们安稳的日子,给了大唐百姓安稳的生活。”
程鶯鶯也看著李承乾认真的说道:
“是啊,要是没有你,我可能还不知道嫁给了哪个混蛋,庸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