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黑帆林浅笔趣阁无弹窗 > 第36章 珠民疍民贱民(第2页)

第36章 珠民疍民贱民(第2页)

历代中原王朝都对珍珠需求量极大。是以,南海一带的珍珠产地,就有人以潜水采珍珠为生。

这是个极其危险的活,低温、窒息、水压、水下动物随时都有可能要了采珠人的命,所以百姓不是走投无路,一般不会铤而走险,仅凭民间采珍珠,供应量不足。

于是,大明就专门设了一种民籍——珠民,俗称采珠户,世代承袭,不得转业。

珠民以珍珠为赋税,每年要定量上缴,违者处刑。

林浅对细节了解不多,只零星记得几句感叹其生活艰苦的诗句。

诸如:“一颗鲛人泪,万千珠奴血”、“皇宫鲛人泪,海中溺亡奴”之类。

林浅倚靠船舷,示意白浪仔详细讲讲。

白浪仔缓缓开口,虽然语气平淡,但简直是字字泣血,听得林浅头皮发麻。

大明朝廷对采珠户极其苛待,可以说就没把采珠户当人看。

首先,珠民赋税极重,每户每年需缴下等珠四十两,中等珠二十两。

其次,朝廷对采珍珠区域有严格限制,谓之“珠池”,只许珠民在珠池内采珠。

但几百年下来,这些珠池早被采的几乎耗尽,别说珍珠,就连珊瑚都快死绝了。珠民不得不冒着“盗采”的风险,去更远的外海,下更深的水。

大部分珠民,需得一年四季天天下水,泡的手烂脚烂,才能勉强采足数。

要知道,即使是广东海水,冬季也冰冷刺骨,为凑足赋税,只能用人命下海去填。

最后,朝廷还要定期发“采珠徭役”,时间常在深冬。

一场大役,溺死冻毙者十之八九,浮上的尸骨能铺满整片海面,惹得群鱼争相啃食。

这种人间惨剧,还不是偶有几次,而是时有发生,有时一年就两三次。

至于珠民社会地位卑贱,被人看不起,不能读书科举等,与性命相比,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珠民能活着就已不易,更别提攒下什么财产,自然买不起房屋,只能像疍民一样在海上生活。

久而久之,官府也就把疍民、珠民混为一谈。

反正对士大夫来说,二者一样,都是贱民。

在大明,牛马暴亡,尚要追查问责。

贱民就是死成尸山骨海,士大夫也不会正眼瞧一眼。

而白浪仔家不巧,就是这样一户珠民,他家里原有七口人,现在死的就剩三个。

母亲体弱已不能下海,采珠主要由姐姐做,白浪仔只在夏天下水。

倒不是白浪仔怕冷,其实是因为男子身上脂肪少,冬天下水用不了多久就会冻死,而女子抗冻才能在冬天采珠,男子冬天大多外出跑船,其他珠户也都如此分工。

这也是林浅能在青萍号上结识白浪仔的原因,他穿越来时,正是冬天,如果没有劫船这档子事,白浪仔在三月前就应该已经回家了。

听了白浪仔心平气和的描述,林浅只觉得胸中一阵怒意翻腾,只觉得人性再恶,也该有个限度。

世上怎么会有人,能一边看着尸骨盈海的惨状,一边心安理得的伸手要珍珠。

林浅深吸口气,尽量维持着语气平静,问道:“所以你要把分红换成珍珠,是为了给家人交税?”

“嗯。”白浪仔点点头。

林浅现在明白,白浪仔小小年纪为什么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了。

“好,想换多少便换多少。”林浅顿了顿,“不过,珠民之苦,不是因珍珠太少而造成的,拿珍珠喂那些狗官,这是抱薪救火。”

白浪仔神色困惑,他没读过书,不太明白林浅说的什么意思。

林浅压下情绪,淡淡道:“终有一日,我会让珠民脱离苦海……你回去吧,帮我把何塞叫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