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的二转日月丹暂且不说,將来的三转日月丹,甚至是四转日月丹,
似平都看到了希望。
文道集中喷涌出这么多人才,武將当然也是有人才出现的,可相比较而言,就要少多了。
不过质量上,也有一位让明古颇为关注。
俞龙猷。
其武道上展现出来的天赋,几乎不逊色常玉当年,极为勇猛。
兵道上的天赋,现在看起来也非常不错,甚至可勉强踏身於大乾的第二梯队。
还有马芳、张俊、刘显等人。
另外,明古发现,那三十余位文道天才中,也有几位的兵道天赋不错。
当然,大乾现在不缺武將,所以还是让他们专心文道才是正理。
除非是一心修兵道,走武將这条道路。
洪武一千五百七十年,在这次人才喷涌中,显得弱势的武將,忽然、出现了一位让明古都感觉眼前一亮的少年。
戚继虎。
那种似乎都溢出来的兵道天赋,让明古好像看到了当年的徐到。
当然,因为培养环境比当年好上太多,所以他兵道上的表现,比当年的徐到更强。
三十余岁,还没有经歷真正的战爭磨链,兵道便达到了第二境。
一千多年了,这是明古见到的,继徐到、常玉之后,第一位兵道天赋达到第一梯队的天才。
顿让明古喜之。
尤其是了解了戚继虎谦逊的性格后,他更喜之。
明古思及这次的人才喷涌,文道上还好,让他们各自磨链,他看看些就是。
武將上,他可操作的就多了。
因为文道兵道都可以传授,一位好老师,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明古懂兵道,不懂文道。
所以想来想去,他兴趣极高,將戚继虎、俞龙献、马芳这些兵道天才,
都调到了禁卫军中。
他要亲自教授这些年轻天才兵道,
以他的兵道造诣,教授这些年轻天才兵道,当然是没问题的。
还是最合適的,有利於这些年轻天才,更顺利更稳的成长起来。
將来,不至於被军中老將打压。
军中可不是完全公平公正、全靠自身实力说话的。
相反,最是讲究护短、排外、关係,以及派系和资歷即便是明古这么多年的整顿、引导,很多事情也避免不了。
毕竟私心、情感嘛,又有几人真的没有?
明古自己都无法避免的,会更喜欢一些文臣、武將,首先培养他们了不管哪里,实际上也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