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彻变成了精致彻。
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写着巨大“精致”二字的那种。
不光自己精致,他还拉着皇后卫子夫和年仅五岁的小刘据一起精致。
这一套流程下来已是鸡鸣时分,天色微亮,刘彻从寺人手中接过装有神迹的宝盒,表情凝重而又小心,将其打开,里面只有一块木板,但刘彻知道仙人的东西肯定不会如此简单平凡,将这块木板拿在手中,翻了个面。
仙镜中的画面令他震惊。
刘彻也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见到自己的模样,里面的男人正值春秋鼎盛之际,英姿勃发,龙精虎猛,这仙镜清晰到甚至连他的威严劲儿都照了出来。
刘彻对镜子里的自己非常满意。
已经完全沉浸于镜子里的自己了。
虽然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但刘彻还是临时下诏书将百官召来一起瞻仰神迹,并将其请到上林苑中,礼乐鸣奏,也算得上是一个隆重盛大的场面了。
如此吉祥的寓意,自然就到了那些擅长辞赋的文臣博士们发挥的时间。
吾丘寿王率先出声,赞美道:“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因此才天降神镜,神镜外表光彩夺目,变化神秘莫测,这意味着我们大汉必将获得无穷无尽的吉祥。”
司马相如也不甘示弱,做出辞赋,只是他的赋向来广博闳丽,一时半会儿难以写出太多,因此只写了两三句。
就捡起吉祥话说呗,怎么好听怎么来的那种。
其他博士儒生们亦是纷纷施展才华,这情景一时间成了大汉辞赋家们的群星闪耀时,若是将这些辞赋装订成册,传到后代,兴许不定试卷上还会多出几句考题呢?
……
闻棠那边,自从和周奢分开后,车队继续前往长安,经过周边几个陵邑,其中繁华程度深深震惊了闻棠从朔方郡中带了的几名侍女,这还只是周边地带,那长安城中的繁华富饶简直无法想象。
若是再加上未来昭帝的平陵,这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陵邑了。
闻棠心中好奇,也不知这里是不是语文书上那句“五陵年少争缠头”中的那个五陵?
一行人出了长陵邑,穿过渭水,又见到城外离宫别馆,星罗棋布,上囿禁苑,林木环绕,虽深秋枝叶已落,但依旧景色优美,震撼人心,在美景环绕下,不知不觉间便到达了长安城。
长安城方三十六里,经纬各十二里,城墙宽厚高俊,坚固异常,城下有护城池围绕,与街相直,因为是先建宫殿后筑造的城墙,也因为地势南高北低临近渭水,所以城墙的形状很不规则,但宫殿与河流的整体自然走向都是偶合南斗北斗之状。
长安共有十二道城门,每面城墙有三门,因为横门位于城中西北角,毗邻东西两市,所以闻棠他们从此门进入。
一旁护卫们将象征身份的符牌验传交给城门守卫,闻棠掀开车帘仔细打量这座熟悉的城市,依旧是她记忆中的长安。
三年前,因为得罪了贵人,她和父母一起被驱赶出长安,路上行人谁都能欺负他们一顿,简直狼狈至极。
而如今,她有献图之功和改造农具之利,以县君之身被天子派的使者亲自接回长安。
我钮祜禄闻进击的棠回来了!
进了长安,比之前在长陵看到的景象更加热闹繁华,室居栉比,门巷修直,街上行走的黔首百姓们眼中都有一种特有的,独属于长安居民的骄傲自豪之气。
查完验传,郎卫们将闻棠送至传舍后,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只需安心等待后日陛下t召见即可。
明日并非五日一次的大朝会,而刘彻又对闻棠十分好奇,为何不是明日召见呢?
因为陛下刚在上林苑中祭拜完仙镜,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进了长安,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半边天都染红了,只是闻棠却没心思欣赏这么美丽的景象。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感觉此时此刻有很多道视线在紧盯着自己,这些视线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夹杂着的意味也各不相同。
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这么闲。
要是被她找出来,以后一定撺掇刘彻给这些人工作不停加加加加到厌倦。
罢了,罢了,大概强者总是万众瞩目的吧!
此时,不远处躲在犄角旮旯里偷窥闻棠的李少君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引来众人观望,他心里有虚,想要做出正常模样来掩饰,却显得格外别扭,甚至差点引来街上掌管治安的卫士,哪里还有他之前那副淡然无为的模样。
也不怪他着急,实在是如果李少君再不想出点措施挽回刘彻的心,那么他很快就很失业了。
刘彻拿到仙镜后,也有询问过李少君这仙镜有何神奇之处,是哪位仙人的仙器,他之前可曾见过,一通丝滑小连招问得李少君哑口无言,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其实他的想象力和口才都挺不错的,要不然也不能忽悠住那么多权贵,可这次是直接见到了实物,一切解释权都在闻棠嘴里,他就算口才再好,再能言善道,可说破了天,也抵不过闻棠的一句话否决权!
李少君感觉刘彻对自己的态度逐渐从依赖信任转变成了可有可无。
就连去上林苑中祭祀都没带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