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还有那些珍奇的鸟兽草木也都被刘彻大手一挥,派人移植到上林苑里了。
等明年春日,看看苑中的花花草草,可能心情会更好。
闻棠一一作答,聊完家常,开始聊工作,刘彻决定先封闻棠为侍中,随侍左右,与闻朝政,等历练个一年半载的,再在朝中找一个重要职位给闻棠,和想要培养霍去病时存了一样的心思。
而且这个职位的作用真的很适合闻棠。
除了劝谏得失这项职责。
刘彻是个听劝的皇帝,但听完不改。
闻棠谢恩,刘彻又说这几日朝中有不少臣子在参闻棠。
对于这些奏疏,刘彻当然是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恰好现在见到闻棠,想看看闻棠的反应罢了。
闻棠倒是没啥太激动的反应,她知道就算没有那日在石渠阁中发生的事,这些参本也会呈到刘彻手中,只是时间早晚不同罢了。
“我闻棠,堂堂七尺女儿,行得正、坐得直,文会画图策论,武能舞剑骑射,虽谈不上品行高洁,但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实在想不出来这世上会有谁来参我。”
这些话和东方朔刚到长安上书刘彻时说的差不多,其实挺自恋的,但耐不住说得都是大实话,闻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啊!
“陛下!”闻棠倒打一耙,“相反的,臣倒是认为您应该查一查这个参我的人。”
“这是为何?”
显然刘彻被她这反咬一口的举动给弄迷惑了。
他手下那些臣子们,遇到这种情况后绝大部分的反应都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诉说自己对大汉对皇帝的忠心耿耿,或者也有偷偷掉眼泪的。
闻棠的举动可真称得上是古今第一人。
“臣是个好人啊!”她反复强调,“您可以去调查一下,身边这些人,府中隶妾家仆,廷尉府中那些官吏,但凡和臣有过接触,都没有厌恶我,为什么偏偏就他们这么特别,上奏疏参我?”
“为什么他们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他们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这个想法还真是……
挺有道理的。
宁可指责他人,绝不内耗自己。
闻卿类朕。
刘彻为闻棠的脑回路感到惊奇,还注意到一个点:“你还会骑射?”
闻棠:“刚学的。”
刘彻:……
“学无止境嘛,我就是要趁年轻多多学习。”
话中的好学程度堪比孙权劝学典故中的吕蒙,甭管学没学,反正态度是摆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