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时分的凌府,看似风平浪静。
然而,前院人来人往,脚步匆匆,表面的平静下却又带一股令人压抑的莫名气氛。
书房点起了灯。
只一盏,勉强照明而已。
凌万安急奔进门,匆匆回禀:“阿郎,果然不出意料!长泰那边传来消息,主母半途甩开叶家马车,领着阮惜罗,抱着小奶狗,滚了一身的草灰,直奔城门下去了!看方向要出城!”
窗边的人影动了一下。
正因为影子动了动,才赫然凸显出,之前等待线报传来的大半个时辰之久,窗边停驻的身影似乎动也未动过。
书房的灯光映去窗边,越过雕花隔断,显出大片阴影。凌凤池的眉眼笼罩在明暗交替的斑驳阴影之中。
即便跟随主人多年的凌万安,此刻也难以揣测,外表看似千尺平湖的凌家之主,心里是否和表面同样的宁静无波?
这可是主母私逃的大事……
大半个时辰不言不语的凌家之主,终于开口询问细节。
问的却不是主母私逃的方向,而是主母领着阮惜罗和小奶狗,从叶家马车跳下的细节。
“她滚了一身的草灰?马车车速不会慢,跳下时可伤着了?”
凌万安绞尽脑汁地回忆凌长泰送来的细报。
“不曾提起主母伤着了。长泰送回的消息说,似乎有阮惊春在路边接应。”
趁马车拐弯减速时,主母和惜罗挨个跳下,路边有个瘦瘦高高的少年郎接应,疑似阮惊春,把自己当做肉垫,主母和惜罗都压他身上,又在路边滚得一身的草灰……
额,人应当安然无恙?
窗边的人似乎无声地笑了下,暮色里看不清。
凌凤池低声地喟叹:“家人。”
她终归还是只认那两个外姓姐弟做家人。却将凌氏家人弃在身后。
“章家傅母呢?她不曾带走?可有书信留下?”
凌万安头也不敢抬。主母在婚院留下的书信,他在手里捏了半个时辰,信纸都快捏碎了。
“主母有……有留下书信。信中将章家傅母,交给阿郎照顾……”
声如蚊蚋地应答着,奉上书信。
书信里一笔熟悉行草字迹,文不加点,流畅写意。七分吹捧内容里夹带三分客气。
章家傅母誓死不肯离开京城。强行带走傅母,只怕她发狠抠下自己眼珠。
渤海凌氏,名门高第;凌氏家主,品行高洁。
兹留下章家傅母一人,本性节俭,吃穿用度,花费不甚多。以凌氏之富,供给一人饭食,想来应无难处。
还请日常多多看顾章氏傅母,春秋添衣,早晚加饭。
凌万安默默地腹诽,主母自己跑了也就罢了,还把傅母这尊大佛留在凌家!
章家傅母那爆裂脾气,岂是好看顾的?谁知道她哪日想不开,又往自己身上泼菜油!
凌凤池看完这封留言,却并无愠怒之意。
相反,看到信尾那句“多多看顾章氏傅母,春秋添衣,早晚加饭”的嘱托……
沉郁已久的眉眼,居然显出一丝多日不见的浅淡笑意。
通篇留言,并未提及合离,只是托付傅母……
他的目光重新落去开头。
开头客气而规矩地称呼他:“夫君敬启。”
她临别留书给他,信中未提合离,还愿意称他一声“夫君”。
“看顾好章家傅母。”凌凤池的眉眼舒展开少许,吩咐下去。
“每日的吃穿用度,如同婚院一般,逐条记录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