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这身体里的是他姚爱国啊!
一个搞了一辈子机械,跟各种复杂结构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工程师!
这种程度的图纸,对他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他不仅能分析,还能提出好几种优化方案。
“教授,我现在可以看看吗?”姚爱国问道。
伊万诺夫教授有些意外:“当然可以。不过,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
他原本只是想给这个缺课的东方学生一个小小的考验,也没指望他能立刻说出什么名堂。
姚爱国却摇了摇头:“不用了,教授。我觉得,我现在就可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哦?”伊万诺夫教授眉毛一挑,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
他倒要看看,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能说出什么来。
其他学生看到这张图,至少也得研究个一两天。
姚爱国將图纸铺在自己的膝盖上,目光专注。
其实,他根本不用看图。
那复杂的结构,在他得到强化的大脑中,已经自动分解、建模、分析。
几个呼吸之间,这差速器的优缺点,以及至少三种优化方案,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这个差速器设计,从基本原理上看,是经典的行星齿轮结构。它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紧凑,能够有效地分配动力。但是……”
姚爱国开始侃侃而谈。
他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用最朴素直白的语言,指出了图纸上那个差速器设计的几个关键缺陷。
比如,某个齿轮的材料选择问题,在高强度工作下容易磨损。
比如,润滑油路的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导致局部过热。
再比如,整体的加工精度要求过高,导致生產成本和难度增加。
伊万诺夫教授一开始还只是隨便听听,但越听,脸上的表情就越是凝重。
姚爱国指出的这些问题,切中要害,精准无比。
有些问题,甚至是他自己都忽略了的细节。
这个年轻人,真的只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留学生吗?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改进呢?”伊万诺夫教授忍不住追问道,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