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姚同志……不,姚工!”王援朝激动地握住姚爱国的双手,声音都有些颤抖,“您……您真是我们厂的救星啊!您提的这些方案,简直是太……太高明了!”
李卫东也连连点头:“是啊,姚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才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姚爱国被他们捧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道:“王厂长,李师傅,你们太客气了。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行,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一定行!肯定行!”王援朝信心十足地说道,“姚工,我代表红星机械厂,正式邀请您担任我们厂的技术顾问,指导我们完成这个项目!待遇方面,您儘管开口,我们绝不含糊!”
他现在是彻底被姚爱国的才华给折服了。
他知道,只要能留住这个年轻人,红星厂未来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姚爱国沉吟了一下。
担任技术顾问,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做贡献,又能接触到一些核心技术,了解国內的工业现状。
而且,红星厂是军工配套单位,在这里工作,也算是进入了体制內,对他未来的发展,肯定有好处。
想到这里,姚爱国点了点头:“王厂长,承蒙您看得起,这个技术顾问,我当了。不过,待遇方面,就按照厂里的规定来吧,我没什么特殊要求。”
他不是为了钱来的。
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这个机会。
“好!好!姚工果然是高风亮节!”王援朝大喜过望,“那我们明天就签合同!李卫东,你马上去准备一下,把姚工的办公室安排好,各项待遇都按最高標准来!”
“是!厂长!”李卫东也兴奋地应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姚爱国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来红星厂,竟然就成了这里的技术顾问。
这算是他回国后,迈出的坚实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姚爱国正式入驻红星机械厂。
他有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还配了专门的绘图桌和资料柜。
厂里也给他安排了宿舍,但他还是习惯住在四合院里,毕竟那里离市中心近一些,也更有生活气息。
他每天骑著从厂里给配的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往返於四合院和红星厂之间。
虽然路途有点远,但他乐在其中。
在厂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03號项目的攻关中。
他带领著技术科的几位骨干,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新的齿轮材料配方很快就確定下来,並且委託兄弟单位进行试製。
齿轮的加工工艺也重新制定,一些关键工序,姚爱国甚至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指导工人操作。
他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贏得了全厂上下的尊重和钦佩。
大家都发自內心地称呼他一声“姚工”。
工作虽然忙碌,但姚爱国並没有放鬆对储物空间和“暗影”模型的研究。
他发现,只要自己专注於某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储物空间里的“暗影”模型,就偶尔会给他一些相关的“提示”。
这些提示,往往是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或者一些巧妙的设计思路,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他带来启发。
这让姚爱国更加坚信,这个“暗影”模型,绝对是一个超级外掛!
当然,他也知道,外掛虽好,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
这天傍晚,姚爱国下班回到四合院。
刚进院门,就看见三大爷阎埠贵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摇著蒲扇,跟几个老街坊聊天。
看到姚爱国回来,阎埠贵眼睛一亮,招了招手:“哎,爱国,过来聊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