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名为“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在他胸中激盪。
“王厂长,首长的指示,我明白了。”
姚爱国放下文件,神情郑重地说道。
“研究所是未来的平台,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把我们的新刀具,实现批量化生產,儘快装备到我们厂,乃至全国的生產线上去!”
“对!对!姚总工说得对!”
王援朝连连点头,激动地说道。
“批量生產!必须马上批量生產!需要什么,你儘管开口!我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你凑齐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就在这小小的厂长办公室里,拉开了序幕。
命令一下,整个红星厂都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
王援朝亲自掛帅,成立了“新型刀具批量生產领导小组”,他自任组长,姚爱国是唯一的副组长,拥有绝对的技术决策权。
之前那个临时改造的实验室,被迅速扩建。
在老首长的亲自过问下,一批最先进的粉末冶金设备,和各种高精尖的检测仪器,绕过了所有繁琐的审批流程,以最快的速度,从全国各地,甚至是从国外紧急採购,源源不断地运抵红星厂。
姚爱国从技术科和各个车间,挑选了一批最聪明、最肯乾的年轻人,组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
李卫东自然是头一个。
他现在看姚爱国的眼神,已经跟看神仙没什么两样了,让干啥干啥,绝无二话。
姚爱国没有藏私。
他將整个“复合多元硬质合金”的生產工艺流程,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团队成员。
从各种金属粉末的配比,到混合搅拌的技巧,再到压製成型的压力控制,最后是真空烧结炉的温度曲线设定……
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示范,耐心讲解。
他深知,单靠他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他要做的,是为国家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火种。
在他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进步神速。
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第一批標准化的“红星一號”复合硬质合金刀具,就成功实现了批量化生產!
当一箱箱崭新的,闪烁著暗金色光泽的刀具,被送到各个生產车间的时候,整个红星厂都沸腾了。
工人们抚摸著这些崭新的“神兵利器”,就像战士拿到了新发的钢枪,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都听好了!”
各个车间的车间主任,拿著大喇叭,站在高处,意气风发地喊道。
“从今天起!咱们厂所有的老旧刀具,全部淘汰!所有工具机,全部换装姚总工发明的『红星一號!”
“厂里下了死命令!这个月的生產任务,翻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