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三天后。
一辆辆盖著厚厚帆布的军用卡车,就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红星机械厂。
车上运来的,正是姚爱国梦寐以求的各种稀有金属粉末。
鉬粉、钒粉、鉭粉、鈮粉……
每一种,都用特製的密封容器装著,外面贴著封条,显得珍贵无比。
除此之外,还有从兄弟单位紧急调拨过来的一台小型真空烧结炉,以及各种精密的检测仪器。
这些在外面有钱都买不到的宝贝疙瘩,就这么一股脑儿地堆在了红星厂的仓库里。
王援朝厂长看著这些东西,激动得直搓手,感觉自己就像是守著一座金山的財主。
他按照姚爱国的要求,把厂里一个独立的旧车间腾了出来,改造成了临时的材料实验室。
门窗都加了密封条,门口还派了两个警卫二十四小时站岗,保密级別直接拉满。
姚爱国一头扎进了这个实验室里,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攻关。
配料、混料、压製成型、真空烧结……
每一个步骤,他都亲力亲为,严格把控。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最精密的计算机。
“暗影”模型提供的那些超前知识,与他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完美结合。
烧结的温度曲线,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每一个参数,都被他优化到了极致。
李卫东和几个从技术科挑选出来的骨干,成了他的助手。
他们看著姚总工那神乎其技的操作,一个个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搞科研,而是在欣赏一门艺术。
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
第一批新型的“复合多元硬质合金”刀头,终於成功出炉了!
那是一种闪烁著暗金色光泽的小方块,看起来其貌不扬。
但只有姚爱国知道,这小小的方块里,蕴含著多么恐怖的能量。
他拿著新出炉的刀头,来到了一號车间。
刘福贵等一批老师傅,早就翘首以盼了。
“姚总工,这就是您说的新刀具?”刘福贵好奇地接过一个刀头,在手里掂了掂。
感觉沉甸甸的,质感很特殊。
“没错。”姚爱国笑了笑,“刘师傅,咱们来试试它的威力。”
他们找来了一块之前加工起来非常费劲的高强度合金钢。
这种钢材,硬度极高,普通的刀具切上去,跟啃骨头似的,几下就崩刃了。
刘福贵亲自操刀,把新的刀头装在经过改造的工具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