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学著猴子抓耳挠腮的样子,把达瓦里氏专家的窘態模仿得活灵活现。
姚爱国心里乐开了。
这事儿能怪谁?
只能怪他们那深入骨髓的傲慢。
他设计的“歼八d型”,从外表上看,结构清晰,线路规整,甚至比他们自己的飞机还要简洁明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诱饵。
它在无声地告诉那些自大的工程师:“看,我多简单,快来拆我呀!”
可实际上,在这看似简单的结构之下,姚爱国埋了无数个“雷”。
比如,他运用了后世才成熟的“公差设计”理念。
某些关键的承力结构件,在设计图纸上,標註的是一个標准尺寸,但实际上,与之配套的连接件,却被姚爱国故意设计了零点零几毫米的微小偏差。
这个偏差,在单独测量时几乎无法察觉,也完全不影响初始组装的强度和性能。
可一旦拆开,想再原样装回去,这种微小的偏差累积起来,就会导致整个结构系统出现致命的“错位”。
除非拥有原始的、带有精確补偿数据的三维模型和专用校准工具,否则,想靠人力严丝合缝地装回去,无异於痴人说梦。
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小招”。
更狠的是,姚爱国在飞机的核心航电系统和液压管路中,设计了一种他命名为“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单向卡扣。
这种卡扣在顺向安装时,只需要轻轻一推,就能完美契合,严丝合缝。
可一旦想要反向拆解,卡扣內部一个极其隱蔽的倒刺结构就会被触发,死死地锁住接口。
如果用蛮力硬拽,结果只有一个——管路或者接口直接报废。
而最绝的,是他在整个飞机的组装逻辑里,加入了一个“莫比乌斯环”式的悖论。
想要拆a零件,就必须先拆b零件。
但b零件的固定螺栓,却被c零件挡得严严实实。
而想要拆下c零件,又必须先把a零件给卸下来。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唯一的解法,是使用一套姚爱国专门设计的、外形极其古怪的特种扳手,从一个谁也想不到的角度伸进去,才能在不拆卸其他零件的情况下,解开那个关键的螺栓。
这一整套组合拳下来,別说是这个时代的达瓦里氏专家,就算是把后世波音、空客的工程师请过来,不给图纸和专用工具,也得对著这堆零件傻眼。
姚爱国心里暗道:老大哥,我这是为你好。
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时代变了,別老想著从別人碗里刨食吃。
“现在怎么办?”钱老笑够了,总算想起了正事,他指著电报的最后一行,脸上的表情变得极其古怪。
“他们……他们向我们发来了正式的求援函。”
“请求我们立刻派遣一支技术专家团队,去协助他们『完成飞机的日常维护与组装训练。”
钱老念著这行字,自己都觉得荒唐。
这哪是求援啊,这脸皮,简直比城墙还厚。
自己把新买的宝贝疙瘩拆成一地废铁,现在却反过来说,是为了进行“组装训练”?
“答应他们。”姚爱国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啊?”钱老愣住了,“真帮他们装回去?”
“当然。”姚爱国笑了,那笑容在钱老看来,活像一只准备吃鸡的黄鼠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