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如和陈茵已经从葵花胡同搬到了学校东大门的双鱼胡同十一号。
这里没挂‘燕宅’的牌子,入宅时燕九如只在门外放了一挂鞭炮就算仪式了。
他们要在这里至少住上四年,为了照顾陈茵和壮壮,爷爷奶奶也住了过来,平时照看家里并接送壮壮上幼儿园。
这就体现出家里有老人帮扶的好处来。
燕爷爷骑着三轮车接送壮壮已经大半个月了,完全不用他俩操心。
“行了,该睡了。”燕九如招呼陈茵回房。
如今正房西边两间屋子打通做了内外套间和卫生间,他俩带着壮壮住,如此书房便设在了西厢房。
“嗯,壮壮睡了?”
燕九如笑骂道:“臭小子越来越不好糊弄了,睡个觉还得讲故事,还挑挑拣拣的。”
陈茵深有体会,“一晃眼儿也快三岁了,燕大幼儿园的老师教的东西也多。”
不像市委那边的幼儿园,主要是哄孩子不哭不闹就行。
躺进暄软暖和的被窝,陈茵偎进男人火热的怀里,舒服地叹息一声:“还是家里好。
学校八个人的宿舍,每个人的脾性不同,晚上睡个觉你早睡她晚睡也要争执一二,早起洗漱更是打仗似的。
***
燕大在三月底进行了一次全校范围应届生的摸底大考。
之所以叫‘大考’是因为这次考试范围广,严格程度不亚于高考,所有院系应届学生全部要求参加考试,不参加考试的,一律计入档案并延毕一年。
考生们打乱次序,随机分考场,一人一张带照片的准考证,持证进入考场考试。
这次考试范围不但涉及到高考基础的语、数、政治,物理、化学也分开单独的卷子,不在合卷考。
刚传来要摸底考试的消息时,不少人暗地里狂欢、叫好,只是随着考试到来,第一场考试出来,这些人就叫不出来了。
三天考试结束,不少人都脸色十分不好看。
实在是,考题难度大,大家考得有点惨!
燕九如从最后一科的考场出来赶紧去接陈茵,这考试对怀孕的人实在负担有点大。
“怎么样?肚子有没有不舒服?”
陈茵轻轻摇头,“没事儿,不要紧的。对了,你考得怎么样?”
燕九如鼻子哼了哼,“不难。”
就是题量有点大,基本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看个人知识储备和反应能力了。
***
“爹,娘,我们回来啦~”考完试没别的事儿,两人骑车回老宅看看。
家里人都在后院栽菜秧子。
他娘和奶奶早就提前育好了苗,清明也到了季候了,赶紧都分栽下去,剩下不用育苗的也该种了。
陈茵已经坐稳了胎,也跟着打下手,给他们递送秧苗。
如月听大哥和大嫂讨论清明节的事,也跟着道:“妈,我们那天要穿白衬衫,黑裤子,小白鞋,扎红领巾的,你别忘了啊。”
燕娘呲哒小闺女:“你都知道要穿啥了,自己找出来该洗的洗干净,该准备准备,还喊你妈?净知道张嘴喊人。”
小姑娘已经学着城里人喊爸爸妈妈,而不是爹娘了,说是土气。
都喊爹娘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哪儿土气了。
如月撅起嘴,道:“我当然知道自己准备了,这不是小霞要借我一双小白鞋么,我跟你说一声。”
“小霞?她自己没小白鞋么?”
如月叹气道:“原先有,这两天不是叨叨清明扫墓啥的,结果被她堂姐提前给拿去了。”
小霞家是他们后边的一户街坊,跟如月在一个小学念书,家里老太太有点奇葩,跟着大儿子住,偏偏爱来小儿子家打秋风。
搞得隔三差五就闹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