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种丢人的事肯定背着孩子们说。
爷奶能支持大顺读完高小,又读了一年初中,估计私房钱也差不多用光了,加上那几年学校也不太平,动不动就停课。
大顺只是辍学,没跑去当红、小兵都是爷爷管得严吧。
“哎,”燕九如捅了捅陈茵,“大顺这么困难,赶明个我给他拿几百行不?”
大顺明明跟他是堂兄弟,年纪差不多,仅仅一房之隔,两个爹是亲兄弟,大顺和他的命居然差这么多。
小小年纪,更是想读个书就差点被打死,简直……
燕九如觉得他没法若无其事地见二叔二婶了。
“唉!”
陈茵问:“叹什么气啊?想拿就拿,怕我说不同意?”
燕九如枕着两手,望着棚顶:“我是觉得再看到二叔二婶怕是没法平心静气了。”
第122章歼灭“跳!”王大力大喊一声,三人迅……
第一百二十二章歼灭
第二天上午吃过饭,燕九如就出去了。
奶奶瞅着见了,问陈茵:“这是干啥去了?”
陈茵也没啥好隐瞒的,低声道:“昨天听见大顺遭过那么大的罪,心里不得劲儿了,说是上学的时候也没帮上忙。
这回盖房子给拿点钱去。”
“我同意了,”陈茵见老太太看她的神情有些不自然,忙道,“我也觉得该帮一把。
当年也是确实不知道这事儿,不然大家凑凑,也不能让他因为几块钱辍学。”
燕奶奶抹了抹眼睛,哽咽道,“都怨他没投个好胎,他那个软蛋爹啥也不是。当年也是真穷,工分也不值钱,我和你爷的工分都预支到后年了,赶上大队也没钱了。
本来你爷让大顺跟学校说说,等秋收卖了余粮……谁知道这孩子自己就不念了……”
都是穷惹的。
“老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真真的。”
陈茵见老太太直抹泪,忙岔开话道:“奶,过几天要回燕城了,我寻思看村里能不能买点山货啥的,回去街坊邻里好歹是个意思。
咱们自己也留点吃。不然再等就得秋后了。”
老太太立时被这话带了过去,忙问她:“想换点啥,等今个儿来人串门我放话出去。”
“秋木耳,榛蘑、猴头啥的,谁家采的榛子多,有好的多换点,回头炒了在家当个零嘴吃。”
“家里人都爱吃手工做的粉条,谁家干净,咱多换点,还有土豆粉啥的。”
别看这些农家土产啥的,真要在城里买得多花不少钱,关键还买不到好的。
“行,傍晌午来人说话的。”
陈茵回屋数了两百块钱给老太太,“奶你看着换,我年轻抹不开面儿跟婶子大娘们挑东西,她们可不敢跟你使心眼儿。”
老太太推辞了下,“哪用了这么多……”
现在晒得干透的木耳蘑菇啥的一斤才三两毛钱,粉条更是便宜。
“拿着吧,剩下了您留着花。”
***
老太太当家当惯了的,自己心里有本账,她喊来老爷子商量打算再买点粮食。
老爷子磕磕烟袋锅子:“买!这是正经事儿。”
晌午前陆续有人来家里串门,老太太就提了话茬。
这下婶子大娘们可坐不住了,纷纷赶紧回去家去看库存,关系好的还互相送信儿递话。
村子就这么大,消息一阵风似得就传遍了。
陆陆续续有人提着篮子、拎着筐往家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