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如是个勇于尝试的,正好自家园子里有二白菜,就搞个新菜试试。
***
吃饭的时候,这个菜果然大受欢迎。
说到食堂里加土豆的事儿,陈茵和孩子们居然一致表示‘沙沙的,肯定也能好吃。’
陈茵甚至还说换成鲫鱼更好。
说到食堂,燕九如问陈茵中午伙食怎么样。
这阵子忙的都没细问。
“机关食堂吃的很一般。用脑子的人,长期吃得太清汤寡水了不行。
等将来中心赚钱了,我打算自己搞个食堂。”
燕九如想了想,“你们可以自己花钱买点鸡蛋、牛奶啥的,放自己的茶水间,给大伙儿定量补充一下营养。”
陈茵无奈道:“不是没搞过,可有人也不吃都揣家去了,还有的爱占小便宜……”
搞科研的也是人,是人就有千百种样儿。
“那就规定每人的量。
哦,对了,你们研发中心安全保密条例上了没?
这个很重要。
工作人员进出最好检查,尤其是软盘之类的,绝对不能私人带进带出。”
“已经在做了。”
要不然也不能发现有人把鸡蛋牛奶带回家。
“你那边工作怎么样?有没有阻力?”
“还行,不过接下来可能得出差各地跑跑、看看实际情况。光看纸面上的总归不够踏实。”
***
一家人边吃边聊。
陈茵还问起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对了,孩子们对曙光少年班都不太感兴趣,都没去。
想也是,从小要个玩具车,爸爸都能专门开个厂给生产的孩子,啥条件能吸引他们?
再一个,他们平常要兼顾练武还参加各种兴趣班啥的,并不喜欢那种闷头学习训练的生活氛围。
最最主要是他们家的孩子都恋家。
不过这样一来缺点也有,比如,壮壮就说,“班级里的课程有点太简单了。”
下面两个嘴里塞满的小的也狂点头。
京京一时顺嘴,说道:“老师的英文发音都是错的,我纠正了,老师还发火儿,让我站门外听课。”
燕九如和陈茵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问道:“啥时候的事儿?怎么没听你们回来说?”
京京无所谓地耸肩,道:“就上周啊。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
本来就是她错了,我还不惜的听呢,再给我带偏了咋整。
出去了正好。”
燕九如敲敲桌子,严肃道:“第一,这不是惜不惜的听的事儿,爸爸妈妈有没有说过,你们现在还小,发生什么事都要回来跟爸妈说?
第二,老师错了也是错,罚你不对就要抗诉。
你自己还小,这事儿就要交给爸妈处理。
京京,还有你们俩,不要老师说不准告诉家长就不回来说,知道吗?
这事儿不算小。
京京是自己内心比较想得开不在乎,万一碰上心里敏感或者自卑的孩子,被老师这么对待,指不定厌学了,或者对这门课产生抵触心理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