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尴尬地笑笑,赶紧哈腰找补:“大姐,我这眼拙,您别介意哈。”
陈茵回瞪了燕九如一眼,转身笑着道:“这种是几斤的?多少钱一个?”
“小号五斤的十二,大号十斤的坛子二十二块。”
陈茵:她看起像冤大头么?
摊主见陈茵没吱声,忙道:“这种带釉的水封坛子是出口货,我这都是人家参加展销会完事不方便带走才拿到的,比咱国内的质量好多了,您看着面多滑溜,一点儿疙瘩都没有。”
他觑着陈茵的脸色,试探道:“您要是拿两个大的,我给您底价二十块钱一个。”
陈茵轻笑一声,“大兄弟,你这价喊得有点高了。
两个十斤的,最多二十五,我这还买了几个老式坛子呢。
而且,这坛子装不了十斤,也就八斤多吧。”
摊主没想到部长夫人还挺在行,只得尬笑几声:“将近十斤大家就都这么叫。”
傍边的商贩嘲笑道:“老李你可拉倒吧,人部长媳妇也常来买菜,你还蒙人家?”
“就是,当人家就不懂行市了?告诉你吧,人家懂得更多。”
那摊贩哈哈几声,“行行行,咱这不是可以讲么。”
陈茵也不跟对方多说,付了钱,招呼孩子们跟上,她和燕九如连带摊主一起搬了坛子去车上。
幸亏今天开的是吉普车,后备箱清理过,放七个坛子也勉强能装下。
出停车场的路上,陈茵坐在副驾驶上跟燕九如道:“现在商贩越来越不实诚了,以前这样的坛子一个才五六块钱一个,现在翻了两倍,坛子还小了不少。
我算是发现了,聪明人真多。
就说肥皂吧,以前500克的肥皂卖三毛,去年卖五毛,你们出了指导价后,今年虽然还是五毛,但肥皂形状变成细腰的了,变成445克,里外里少了一两多。”
价格不是不能涨,但涨得有点太快了。
“你们商务部也别天天什么好的都往国外使劲儿,难道咱们自己老百姓就比外国人低一等?就不配用点质量好的产品了?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指望别人高看一眼?”
燕九如:这控诉可有点大了。
“改天我下去调研调研。”
***
两人说着话,吉普车开到市场另一侧副食品批发附近,正准备掉头。
“那什么,茵茵,你开车带孩子们先回去行不?”
陈茵瞟了他一眼,“怎么了?又出什么事儿了?”
“没,看到一人有点像那个倒爷,我去瞅瞅。”
话说,这个月初,跨国的特大列车案件有了新进展。
玄国出动好几百人的警力跨国缉凶。
全国各地抽调的公安干警和蒙国、大鹅国的警备力量一起抓捕了好几十名罪犯,击毙了一百多人。
案件算是高破,但还有十来个要犯在逃。
燕九如刚才随意扫了一眼,就看到当初在长城饭店见过的两个倒爷中的一个,正指挥几个闲散人员往车上搬东西。
不是肉肠就是面包和罐头,按照经验,这要么出远门,要么就是准备在哪儿蹲坑一阵子。
陈茵顺着他目光看去,也顾不上叨叨物价了,“别是逃犯吧,你小心些。”
第212章捅破天“谁敢给我瞎搞,秦城还是燕城……
第212章捅破天了
“叮铃叮铃……”
“爸爸,电话~”小四两手抱着大哥大往前递,小五也跟着搭把手,实在是大哥大太沉了,一个小孩举着颇费力气。
燕九如回手接过来,“谢谢宝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