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怎么可能公布,就算有事也是没事,一切平安。”
传出来的视频数量极少,且呈现的都是疯疯癲癲,混乱血腥的场景。
许多人看了,只当是观看了一场猎奇的网络事件。
对於其成因,网络上涌现出广泛的猜测,不少专业人士也藉此机会出来,科普各种海洋趣闻。
有人猜测,可能是那片特殊环境下,海水大量蒸发,產生的特殊物质被人吸收后,导致意识错乱。
又或者是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幻觉。
他们试图从现有的角度去解释这些现象。
也有人坚信这是一次神秘事件,毕竟那片海域本就充满神秘色彩,如此解释才符合整体基调。
因此有人不禁想起了同样属於海面中的神秘区域,並將尼莫点类比为新时代的百慕达三角。
以往百慕达三角的传闻多存在於传说和想像之中,如今和那些故事不同,尼莫点发生的这一切算得上是人们亲眼所见。
如果说百慕达已经逐渐演变成对未知的想像和某种文化符號,那么尼莫点的真海则完全有潜力替代它,成为全新的神秘故事来源。
对於神秘的好奇引发了眾多的討论。
就在人们期待著更多消息传来时,一条由世卫组织发布的词条迅速登上热搜。
“南太平洋不明原因脑功能紊乱”。
同时,世卫组织发布临时指南,暂时將这种现象归类为“群体性心因性疾病”,並郑重提醒周围船只,务必禁止靠近相关海域。
这一消息的出现,则让更多本就在观望,怀揣著好奇想去一探究竟的人,纷纷打消了念头,毕竟,面对这种未知的现象也好,疾病也罢,如果没有解决办法,去再多也都是白搭。
这个时候,人们越发好奇,最先抵达那片海域的中美双方,究竟在那里知晓了什么。
自从事件相关消息出现之后,两国官方就没有太多公开的反应。
顶多一些细心的人能够察觉到,世界各大主流平台上关於此事的消息传播似乎受到了一定管控。
尼莫点以及真海相关的消息出现得不再那么频繁,但到底是大数据算法的正常波动影响,还是人为刻意进行了引导限制,谁也无法说清楚。
当然,也有一些胆子极大,好奇心爆棚的人,想要探寻事情的究竟。
於是,有人在网上发布了前往那片海域的预告,声称要揭开真相。
然而……就没有然后了。
在发布预告之后,便再无后续消息。
“乐,又送一个。”
“笑死人了,世卫组织都发布临时指南警告了,还有人不信邪。”
“关键是这种情况,想救援都没办法,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那当年郑和船队经过这里时,是怎么解决的呢?”
“这谁知道啊,相关资料不都被毁了吗?说不定就是因为没法解决,才把资料销毁的。”
“就这样结束了?我刚准备好瓜子,打算看热闹呢,怎么大家都退缩了,派无人机去不行吗?无人艇也可以啊!”
“你派机械去有啥用,去拍海水吗?能拍到关键信息吗?”
“那猴子呢?小白鼠呢?带上这些这总行吧。”
……
当网际网路上针对此事討论得热火朝天时,一场小型会议正在悄然展开。
中美双方就这次事件,以及如何处理后续可能存在的影响,坐下来展开了一场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