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无防盗 > 第507章 大朝会(第1页)

第507章 大朝会(第1页)

第507章大朝会

洪武元年,元月初二。

宫灯的光晕透过雕窗棂,在御书房光洁的地板上投下几缕斑驳的浅影,如同水墨画中不经意滴落的淡墨。

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旖旎的暖香,混合着墨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暧昧气息。萧砚推开窗扉,晨风顿时灌入室内,将最后一点缠绵气息吹散殆尽。

尽管一夜未眠,萧砚却显得神采奕奕。不知是降臣的双修功法确有神效,还是对三人行之事早已驾轻就熟,他只小憩片刻,待到值下半夜的钟小葵前来提醒,便直接起身沐浴更衣,居然并无太多疲惫感。

虽尚在春节佳期,但今日是新朝首次大朝会,意义非凡,他也没理由赖床。

而被惊醒的千乌与巴戈强撑着身子,执意要亲自服侍皇帝更衣,以求尽善尽美。

千乌忍着周身难以言喻的酸软,将萧砚朝服上的每一处褶皱抚平,系好玉带。她的动作依旧如往常般一丝不苟,甚至比平日更加轻柔细致,只是微微颤抖的指尖,才略略泄露出这具看似温顺的躯体经受一夜操劳后,是何等的疲惫。

巴戈蜜色脸颊上的红潮竟然还未完全褪去,只是跪坐在一旁,深深埋首,不敢直视萧砚,为他套上靴袜。

既然一起沐浴了,萧砚便也只是任由她们服侍。待一切整理妥当,才温声对她们道:“好了,都回去歇着吧,别强撑着了。”

二女轻声应喏,而后才次第退去,脚步略显虚浮的消失在书房门外。

钟鼓楼报晓的钟声悠扬响起,红着脸的钟小葵带着几个宫人进来,手脚利落的收拾残局,随后簇拥萧砚起身,前往正殿参加朝会。

寅时末刻,天色仍是墨一般的蓝。皇城的轮廓在稀薄晨光与未熄宫灯的映照下,显露出影影绰绰的威严线条。

焦兰殿内,铜鹤香炉吐出袅袅青烟,驱散着冬日清晨的几分寒意。

文武百官早已按新制序班而立,紫绯青绿的袍服依品级分明,玉带銙牌,垂首屏息。

御座高悬,尚空无一人,却已自然成为所有视线与心绪汇集的焦点,而皇帝未至,殿内寂然无声,亦无人有所交谈。

辰时初,净鞭三响。

“陛下驾到——”

内侍监丁昭浦一身大红绯袍,神色比起往日来更添十二分的肃穆,眉宇间看起来却分外显得喜气。

萧砚自屏风后转出,只一身常朝黄袍,金线绣就的团龙纹样在灯火下隐现流光,头戴翼善冠,径直从容走向御座。

他面容上看不出太多表情,目光扫过丹陛之下的群臣,平静如水,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威仪,仿佛昨日大典之上的一切波澜壮阔,于他而言只是水到渠成。

“吾皇万岁……”

由于是大朝会,群臣皆是行舞拜大礼,进而山呼万岁。

“平身。”萧砚将手臂随意的搭在御案之上,并未过多寒暄,直接道:“开始吧。”

一些按部就班的礼仪流程过后,却是户部尚书张文蔚率先出班,手持玉笏,道:

“……去岁全年,得益于河北、蜀地钱粮支撑,及抄没逆产、鼓励商贸所得,故就算是颁有免税诏令,国库收支仍然大抵相抵,而若算上龙泉入库,则尚有盈余。且去岁全年,在计口授田、减赋罢捐诸策之下,各州府申报户口皆有增长,虽不及承平之年,然百姓稍得喘息,民间略有蓄积。不过河东、淮北等地历经战乱,元气未复,入冬过后,各地请求拨发粮种农具的奏疏依旧繁多。目前统计之在册户数,约二百八十万余,口……约千万余数,较之天宝年间的户口,十不存三四,隐户逃户,恐仍不在少数……”

萧砚静静听着,只有偶尔才会插问一两句,如河东诸州,去岁冬小麦播种几何;蜀中粮秣,经三峡转运损耗几成等等。

张文蔚一一答了,额角微见汗意。他早就知道皇帝对数字与细节甚是敏锐,自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民生多艰,复苏非一日之功。”

最后,萧砚便道:

“户部与各地州府,务必将安抚百姓、促进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年节过后,春耕所需种子、农具,要尽快筹措分发下去,绝不可误了农时。若有官吏敢在此事上克扣拖延,或盘剥百姓,以贪墨军资、祸乱民生论处,绝不姑息。”

“臣等遵旨!”

而张文蔚及一众户部官员躬身领命后,萧砚便又发问:“龙泉宝藏起运之事,进展如何?”

段成天立刻出列,虽然不管是夜不收还是锦衣卫,他都一直属于高层,但几乎从未出席过朝会,所以在如此场合奏对,仍显得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后才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