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523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四(第4页)

第523章 立马吴山第一峰四(第4页)

顷刻之间,水寨据点、泊位、以及那些正好用于轰击鄂州城的重型投石机,就此直接落入北军之手。

鹦鹉洲一失,便意味着南唐长江水师的基地仅仅在几个时辰之间,就被北军直接端掉,残存的舰船也就此失去了最重要的根基。

许多还未来得及参战的舰船除了懵逼还是懵逼,除了大部投降外,也有小部向下游东逃至樊港。

而王彦章怎么可能只甘心吃下区区一座鹦鹉洲,待余仲控制江心水寨后,他毫不停留,令余仲部在鄂州守军愕然的眼皮子底下,继续南渡,却是直接猛攻鄂州城西面的战略要地鲁山。

一旦夺取鲁山,北军便在长江南岸获得了立足点,不仅可以直接威胁鄂州城侧翼,更能与北岸攻击汉阳城的辅军、江面上的水师形成对鄂州的立体合围之势。

至于余仲何时能拿下鲁山不提,王彦章在令王先成驻守鹦鹉洲水寨的同时,又令史弘肇领着主力横跨长江,直渡北岸,与复州、安州方向的辅军兵合一处,会攻汉阳。

复州、安州的州兵本就已有两万,此番再有王彦章麾下的数万禁军主力,大军合围之下,架起云梯冲车,辅以随军携带的攻城火炮轰击城门,攻下汉阳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汉阳守军见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也当即请降。

于是乎,仅仅只是南征首日,南唐水师便直接大败,丢失了水军基地,亦失了与鄂州遥相呼应的汉阳。而当日下午,鄂州守军肝胆俱裂,竟不敢出城援救,只是眼睁睁看着鲁山易主。

就此,长江上下游被彻底隔绝,吴国主力将被锁在江东,而北军西路军却可自如选择西进洞庭湖还是东下鄱阳湖,战略主动尽握其手。

而所谓三路大军齐下江南,西路军虽已雷霆万钧般直下鹦鹉洲、鲁山、汉阳三处要地,中路三万兵马在王宗侃的统领下,却并没有急于求成,只是稳扎稳打的扫清障碍,稳固战线。

中路军自颍州沿颖水南下光州后,拱卫光州城并控扼淮水支流的固始、南城等外围据点,在北军主力与地方辅军的配合清剿下,便如巨磨碾过,皆被迅速荡平。

至此,王宗侃才不急不徐的兵临光州城下。

光州位居寿州上游,也是淮河南岸的重镇,虽距离寿州尚有四百余里,似乎看起来对寿州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此地控扼汝水通道,是北军经略淮南、绕道寿州南下直接威胁吴国腹地的重要前进基地,光州若失,则汝水通道洞开,大军便可直趋黄州。

届时,上,可与西路军形成东西夹击楚地之势;下,则可直接取蕲州,配合东路军卡死吴国与楚国淮河-长江的横向支援通道。

除此之外,若是中路军在蕲州站稳脚跟,则还可以向东抢占皖口,让中路军最先达成四路大军包围金陵(南京)的战略目的。

当然,王宗侃深谙兵法,稳扎稳打,也并不急于发动蚁附攻城。大军合围后,伐木立寨,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了长期围困的架势。

但背地里,来自中原的粮秣军械,却通过汝水漕运,源源不断输送至城下。甚至还有少量由工部与旱魃抢工赶制的轻型火炮也正在悄悄运抵前线,蓄势待发。

相较于西路与中路,东线战场,战况便显得最为直观了。

东路军主帅贺瑰在围了寿州长达半年后,收到萧砚诏令的第一时间,便直接亲率两万东路军,依托投石车与火炮,对淮南重镇寿州发动正面强攻。

而北军士卒顶着密集的箭矢礌石,悍不畏死的攀爬云梯猛攻。城头吴军亦深知寿州乃扬州屏障,也抵抗得异常顽强。

所以寿州城下,一整日都是杀声震天,云梯冲车屡仆屡进,士卒攀城而上,与守军展开残酷的拉锯战,城下尸积如山。

但东路军存在的意义,本来也不是要多快就攻破寿州,而在于以自身为饵,将淮南主力牢牢吸引、消耗于此坚城之下,使得吴国无法他顾。

且不止于此,东路军除却主力部队外,尚有泗州、徐州方向的三万辅军配以主力策应。

三万辅军,平分为二。

一支沿淮河东进,负责攻占或控制下蔡镇等淮河沿线要地,建立防线,用以监视下游濠州、楚州方向的吴国水军动向,阻止其溯流而上支援寿州。

另一支则负责围困寿州西面的正阳关,用以构筑营垒工事。

正阳关是淮南北上的陆路咽喉,将一万五千兵马楔入此地,一可保护东路军来自淮北方向的粮道安全;二可拦截任何从淮南腹地如庐州、扬州方向北上来援寿州的吴军。

东路军遂成一道枷锁,以数万大军不计代价的后果,将寿州变为一座孤城,使其动弹不得,只能坐待最终的命运。

当然,这个命运,今日过后,天下人就已经可以清晰预见了。

洪武元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天子诏下,王师南征。

于是,王师浩荡,三路齐发,或以雷霆万钧之势破江锁,或以稳扎稳打之态叩淮西,或以铁壁合围之策钉孤城。

王师如入无人之境,南唐苦心经营之江防体系,于王师之前,一日之内,竟已千疮百孔。

天倾东南,烽火焚江,至此已成。

()

南唐水师完全被彻底打懵了。

他们预想中的接舷白刃战没有发生,迎接他们的是从未经历过的毁灭性轰击。主动出击的船队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火墙,顷刻间损失惨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