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封禁沿海之事,已经刻不容缓了。
至于佛教,朱元璋在心底冷哼:
他可是当过和尚的,当然知道这些秃头都是些什么货色。
但佛教宣扬的思想还有点用处,他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要整顿好,不失为一种利器。
其实对于“皇帝消失”一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心中也自有一番计较,但并未将此事放到明面上来讨论。
作为大权在握的帝王,他们都自有一番傲气。
再者,时间相隔太远,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封建帝制这一上层建筑是先进的、恰当的、适宜的。基于如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他们很难想象出过于远超时代背景的制度。
而朱元璋这个位面,如今也不过是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五百多年后清帝才会退位,时间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紧张。
与其为封建帝制的消亡殚精竭虑,还不如思考一下如何延续明朝的国祚,毕竟明朝末年撞上了小冰河期,就算是朱元璋重生也会感觉难搞吧。
这次遛狗让各个朝代都收获颇丰。
比如,这些店家大部分都习惯于说家乡话,通过方言便可知明女郎所处之地为河南。
河南并非一开始就叫河南,在秦时便称为三川郡,但汉时已经更名为河南郡了,到了宋时更是有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这里的河南府其实是现代的洛阳。
之前各个位面发现天幕用的是燕地语时,许多燕人都欢欣鼓舞。
尤其是秦朝,燕国灭亡不过十年,定有余孽会借此造势生事。
但他们应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实行“书同文”之后,如今的燕地语已然变成了有“燕”味的秦语,与天幕用语大同小异,却与古燕国语大相径庭。加上嬴政是天幕盖章的明君,秦的正统性更是难以动摇了。
如今众人得知天幕中的明女郎身在河南,豫地之人都是既心感惊喜,又心生愕然:
脚下的这片土地,千百年后就会变成天幕里的样子吗?
说不定,他们的后代,也有可能在就在天幕中。
当然,除了这些,天幕还展现了别的奇处:
一个小小的轿厢,竟能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直接到达不同的楼层,实在是巧夺天工。
按钮上的天数,更是引得众人争相学习。
天幕之下的人们更是明白了,明女郎确确实实只是后世一个普普通通的女郎,年年也只是一只普通的宠物狗。
主宠住在小小的房间里,在这样一条长长的走廊里还有许多个同样的房间。
而一栋高楼之上又有二十多层同样的走廊,外面更是有数不清的高楼。
后世竟有这么多人!
……
这一切都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但也拓宽了他们的想象。
明女郎到家后,各位皇帝选择的答案,都随着他们下发的诏令,传达到每一个可以看到天幕的人手里。
而明月则早早地洗漱完,钻进被窝里,开始在某5v5手游的游戏群里高呼“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