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夫虽已不再年轻,但她为后进退有度,温和贤淑,为他诞下长子。
仲卿和去病又是据儿的亲舅舅和亲表哥。
如今据儿年已六岁,也算是立住了,翻过年便立为皇太子。
唯一的变数,就是天幕了。
李世民恍惚了一瞬,若不是明女郎刚刚没提到自己,他几乎要以为这是说自己。
至亲。
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结发夫妻,恩爱不移。
他中毒时,她愿抛下一切,与自己生死相随,绝不独活。
每一个唤“观音婢”的日日夜夜,她都陪在他的身边。
至疏。
身为皇后,她打理后宫,主动为他选秀,让他雨露均沾,从不善妒,妾妃爱戴,庶子女敬重。
他的要求、父亲的要求、世人的要求,她从不拒绝,不惜伤害自己,也要完美无缺地做到。
但他们不是普通夫妻啊。
他们是至高至明日月,是帝后。
李世民不敢去看长孙皇后的双眸。
哪怕他能安慰自己:
世上的男人都是这样的。
隋文帝许诺无异腹之子,不还是食言了吗?
我已经足够爱她了,她所出的每一个子女都受尽宠爱。
我已经足够敬重她了,庶出的子女都完全被排除在权力之外。
。。。。。。
但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
雉奴和那武氏,也同他和观音婢一样吗?
若是明月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便会告诉他,不太一样。
“至高至明日月”里,人们想到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会默认李世民是日,长孙皇后是月。
但若是武则天和李治:
日月当空,她即日月。
她自己造字,为自己取名武曌,流传至今。
而长孙皇后,连确切的名字都没留在史书里。
朱元璋又是另一个极端了。
倒不如说,会反思会自省的皇帝才比较少见。
朱元璋就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
在他心里,让她当皇后已经是看在她劳苦功高还有一饼之恩的份上了,至于日月同辉?
你是嫌命不够长吗?
男主外,女主内,好好当老朱的老婆,只要不越界,什么亲疏远近都不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