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工业革命,正文完结或许,……
“是啊。”明朝君臣怅然,四天后天幕就会消失,不管如何特殊,都与本朝人无关了。
人们猜测着最后一道题会与本朝的什么事情相关:
会讲如今的燕王朱棣是如何小宗入大宗的吗?
还是会讲嘉靖、万历如何带领本朝走下坡路?
又或者讲闯王?讲清朝?
四日转瞬即逝,明女郎唤出系统,赫然映入明朝人眼帘的却是这样一道题:
【请宿主明月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明朝人摸不着头脑:工业革命是什么?和本朝有关系吗?
准确来说是没有的,明朝在1644年就已经灭亡了,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这时已经是乾隆在位了。
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清朝错失了这一机遇,以至于偌大的王朝在之后的两次鸦片战争之中都毫无还手之力,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屋漏偏逢连夜雨,紧随着蒸汽时代悄然而至的是电气时代,但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腐朽,此时的东方政局混乱,再次遗憾地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网购的历史学考研辅导书早就已经到了,这对于明月而言完全是一道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明朝人因为跟着天幕了解过物理学中的热学和电磁学,听明女郎说这些专有名词时,也并未感到不知所云。
但明月总觉得照着书本念有些敷衍,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扩展着讲一些东西:“大家记不记得,有一个叫做李约瑟的英国学者提出过这样一个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后来提出的钱学森之问和杨振宁三问都与李约瑟难题息息相关。”明月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尽相同,UP主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大多数回答都是从地理、思想和经济这几个方面来解读的。”
明月把“地理”放在首位是有私心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大一统在东方是主旋律,分散分裂在西方是常态,大一统王朝肯定会比松散的城邦更强大,但发展到后期难免会禁锢民众的思想。”
“还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东方人发展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西方人则不得不依托于海洋,不断向外扩张。”
“同样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的还有性格特质,东方人大多喜欢安稳的生活,西方人则更倾向于冒险、及时行乐。”
“当然了,除了这些,必须要提到的还有元清两朝对汉人知识分子的压制乃至屠杀,但这个不好细说,大家懂就行。”
明女郎分析了很多,天幕之下的明朝人也思考了很多。
他们理解为什么最后一道题会是工业革命了。
对于其他四朝而言,就算是再意难平的事情,也没有超出过这片广袤大地的范围。
但对于明朝而言,他们必须看到,在如今的大明舆图之外,还有着一群遥远的异邦人。
天幕五科和工业革命的优先级,要远远高于朱棣、高于嘉靖万历、甚至高于清朝。
这是朱元璋此生最后一次抽取弹幕。
和赵匡胤一样,他选择将这次机会交给自己选定的继承人——朱标。
这并不代表着朱元璋有多么疼爱这个嫡长子,这种层面的决策,更多是出于现实的考量,感情的影响或许有,但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