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昨夜雨疏风骤 > 13第三回梦里不知身是客贰(第2页)

13第三回梦里不知身是客贰(第2页)

不过片刻浸于回忆,沈亦之定回心神,目光一转,却见窗外一抹灼人眼瞳的赤红。

“楼主。”此时正有轮值的影客前来通报,“主上的辇驾已至。”

沈亦之不作半分拖延,即刻转身,跟着影客向外走去:“东家为何会来?”

“楼主!”另一个似是性子活泼的少年急忙跑了过来,在二人面前气喘吁吁地停下,嘴上一句话却是蹦豆似的跳了出来,“不是、不是主上来了,是小娘子!”

沈亦之闻言,便不再管这两位属下,匆匆赶下楼去。

风雅楼之前,一辆华丽精致的马车停在门口。马车分为两层,外层是金丝框,上有红纱幔笼,纱上刻丝繁复,仿佛大朵大朵的芍药花盛开其上,而内层则是马车车厢,因为被层层红纱笼着,看不真切。

极少有人能瞧见层层红纱内的景象——车厢雕花满、金丝楠,其上铸金芍药、嵌红琉璃。

这世间有几人当得起这种规制?

车夫以及那侍奉在车旁的八人,皆穿赤红绮绣,红纱帷帽遮掩,看不清任何一人容貌,只可见八人动作完美规整,几乎不曾有一点点的偏差。

一个小小的身影穿过重重纱幔,奔下车来。

“阿爷!”

沈亦之正走出了门,听这一声,俯身接住飞奔而来的女儿,将她抱了起来。

“阿碧怎么回来了?”

“想阿爷了!”沈碧伏在父亲肩头,“恩师说,阿碧中秋再回去!”

中秋。

中秋本是团圆日,奈何明月圆缺别离多。

“好。”抱着女儿,沈亦之压下心头一瞬涌上的悲戚,向那八人微微颔首:“有劳各位了。”

而那八人只是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车夫倒是抱拳回了一礼,掉转车头驾车而去。那八人也齐齐转身,随着马车渐行渐远。

沈亦之领着女儿回到楼顶的阁楼,问道:“在东……妳恩师那里,过得好吗?”

“很好的!恩师也很好!”沈碧欢快地回答了父亲的话,忽然想起一事,从怀里摸出一个竹管,交给沈亦之,“阿爷,恩师给你的。”

那是一支封好的竹管,底端的封蜡上刻着一个“洛”字,字体遒劲,古韵盎然,却又隐隐带飞扬之意。

沈亦之打开竹管,取出那纸条读完其上密令。沉吟片刻,他将信笺卷起,投入了香炉之中。乍亮的红光透出炉身的镂空,映着不断蜷缩焦黑的信纸,照亮了那两个还未来得及被灼成灰烬的字。

红尘。

···

洪都城外,距霹雳堂有一段距离的茶摊上,何子规和何方入座,要了一壶茶。

这里的茶多是用少量下等的茶叶直接煮一大锅水,没什么味道,过路的人权当解渴用,价格便宜到仅需几文钱——不过除了卖些勉强入口的粗茶淡饭外,人来人往间抖落的消息、为了打探消息付的报酬,才是这些地方的重点。

偶尔遇上出手阔绰或是不谙世事的冤大头世家子之流,那说不定一次就能顶一个月甚至半年的开张。

此时时辰近中午,茶摊老板正起锅煮饭——有些来往落脚又急于赶路的,总是会在这里来上一碗饭,配上没什么味道的野菜,对付一顿。

自晨间起来后两人没吃过什么东西,何子规与那老板说了两句,付了钱,便等着饭菜上桌。

两碗糙米饭、一道几乎称得上是水煮的野菜,还有一碟不到巴掌长的半条酱鱼。

等他们一顿饭吃完,那一直坐在茶摊角落里、穿着一身有些洗的发白的青色旧布衣、手持稀疏拂尘、长眉长须的老道士忽然走了过来,非常自然地坐到了他们这桌。

这江湖上,除了那些练着武功行遍天下的门派和游侠外,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即所谓的“江湖八大门”,他们往往混杂在每个江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互有渗透、互有帮衬,维持着平衡与合作。

何子规只是问道:“前辈有何见教?”

“老道不过一惊门闲人,这句前辈当真折煞咯。只是老道观二位颇有些奇特,不知可否让老道算上一卦?二位放心,只是求个应允,不会管二位要一文钱。”

何子规微微蹙了眉,将黑纱放了下来,遮住了自己的面容:“请便。”

那老道士只是呵呵一笑,不知到底想了什么,闭上眼掐指算起来,颇有些神神叨叨的架势。直到何子规见时间差不多,带着何方告辞,他也恍若未闻,只是闭着眼睛喃喃着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老道忽然睁开眼,低低地“咦”了一声。

“那女郎的命数,怎会如此通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