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瑞这一次露手太惊艳,即使他已然离开荣禧堂,堂内依旧是议论纷纷。
贾母拿着她的玳瑁老花镜,静静坐在紫檀椅上,心中依旧思绪纷繁。
贾宝玉等人都已经从屏风中转出,但看到贾母神色凝重,也不好说话。
薛宝钗和李纨二姝,也是心思各异。
王熙凤看到贾母脸色不渝,便自作聪明,想按之前惯例,劝说贾母消气说道:
“老祖宗,您宽宽心,贾瑞他自然会知恩图报。”
他本来就是个登徒浪子,不过是时来运转,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
日后我让他为今日张狂,向老祖宗赔罪。”
“你还是小人家,知道个什么?”没想到此次贾母没有认同,反倒是不耐烦斥道:
“这个贾瑞,不简单了,不简单呐。”
“以前国公爷还在的时候,跟我说过,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在贾瑞身上,我看到了这句话。”
跟王熙凤不一样,贾母毕竟经历过国公鼎盛时代,自然可以看出贾瑞的不凡之处。
只不过这些年她懒于俗务,不愿意插手管家了。
但贾母的眼界,还是在王熙凤等人之上。
当然也就到此为止,距离真正可以振兴一个家族的主母,贾母在律己方面差的太远,属于知道怎么做,但又懒得这么做。
“老祖宗,是我鲁莽,失言了。”王熙凤看到贾母都如此看重贾瑞,心中更是又惊又惧,平常伶牙俐齿的她此时都是语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正当众人沉默不语,周瑞家的和鸳鸯却匆匆赶来。
刚刚锦衣卫把守了各处要道,她们无法进来报信,后来等锦衣卫离去,她们才能前来回话。
贾母看到她二人过来,倒是有了兴趣,连忙问道:“刚刚在祠堂,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怎么许久才过来。”
“老祖宗,不得了,祠堂那真是。。。。。。”周瑞家的本来想形容刚刚在祠堂的惨状,但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说,然后看着鸳鸯,意思是让她说。
鸳鸯倒是念过书,条理清楚,她随后深吸一口气,便把刚刚在祠堂所见的场景,包括贾瑞如何大展手段,让东府那些剽悍家丁横七竖八躺于地上的事。
以及贾瑞如何镇定自若,提出三点条件,让珍大爷吃瘪的情形。
贾母神情,愈发凝重。
这人果然不俗,之前给的安抚或许还不够。
那干脆。。。。。。给个丫头?
他年过弱冠,血气方刚,若是个貌美丫头,定然会欣然接纳,说不得还要念叨我们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