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季汉上公 > 第44章 潘秘献策因地制宜(第4页)

第44章 潘秘献策因地制宜(第4页)

在货物从泥地拖运到有水的地方时,直接连货带橇整体搬到形状平直的竹排上。

然后到了下一处陆地再整体卸下,继续拖行。

这样一来,就能免除货物来回倒运的麻烦。

极大提升运输效率。

又比如,经过数日勘察,彻底摸清从江陵北郊通往汉水边上的道路状况后。

潘秘又建议按照路途上的地形差异,在途中设置两个运输节点。

并在节点上建立临时仓库,让关平的骑兵分批驻守。

这样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有了临时驻地,骑兵就不用日日奔波在上百里长的道路上。

又苦又累,还不一定能及时支援。

只需要分头守住其中一小段路线就够了。

真遇到敌军或贼人骚扰,也能有工事据守,足以支撑到援军到来。

其二则是,正如骑兵可以分段巡逻,役夫同样可以分段运输。

须知。

上百里路途,地形复杂。

有的适合车马,有的适合船撬。

上千个役夫,才能各异。

有人擅长赶马,有人擅长划船。

若不分青红皂白,统统都拉去跑完全程。

难免会遇到不擅长应付的场景,降低效率。

而分段之后,以临时仓库作为运输节点。

让擅长赶马的去赶马,让擅长划船的去划船。

每个人都在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擅长的事。

效率自然提高。

而麋威听到潘秘这个提议之后,大喜过望之余,第一时间想到“水次仓”这个概念。

这是来自后世南北大运河漕运的一个创造性发明。

虽然大运河的水文情况更为复杂,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正是“因地制宜,分段运输,各施所长”。

“果然,每个时代都不缺聪明人。”

“无非是能够借鉴的历史经验多与少。”

麋威感叹之余,感觉自己这次真的捡到宝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