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印度一男子娶39位妻子 > 第八章 气急败坏的巴尔拉姆家(第2页)

第八章 气急败坏的巴尔拉姆家(第2页)

“是……是真的!”拉姆达斯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挣脱,“巴塞尔镇的人都在传,还有两个《拉贾斯坦时报》的记者在场,听说已经回县城写报道了!”

克里希纳松开手,踉跄着后退两步,跌坐在沙发上。

他看着三个同样震惊的儿子,脑子里一片混乱。

“疯了……他肯定是疯了!”维克拉姆最先反应过来,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跟吠舍联姻?那是对婆罗门血脉的玷污!他就不怕被整个种姓圈子孤立吗?”

莫塔德却皱起了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不对……他不该这么蠢。现在中央政府换届,国大党那些改革派一直在提‘淡化种姓’。他这么做,说不定是在赌……赌舆论会站在他那边。”

“赌?”克里希纳猛地抬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他赌什么?赌那些吠舍会捧着钱来求他联姻?赌舆论会夸他‘大义’?”

“很有可能。”阿伦捡起地上的算盘,却没心思再把玩,“那些吠舍富商最缺的就是种姓地位。拉维是世袭婆罗门祭司,年轻又英俊,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完美的联姻对象。只要拉维松口,肯定有大把人愿意捐粮、送钱,甚至把女儿嫁给他——到时候,四万卢比的债务,对那些富商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沉浸在“稳赢”幻想中的巴尔拉姆父子。

克里希纳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如果拉维真的靠联姻凑够了钱,那他们谋划了两年的神庙主祭权,就彻底泡汤了。

他进入寺庙管理委员会这件事,也要横生变故。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如愿!”克里希纳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眼神里满是狠厉,“莫塔德,你现在就回县里,去找你的上司,想办法阻止《拉贾斯坦时报》发那篇报道!就说他们报道的是‘不实信息’,会引发种姓矛盾!”

“我这就去!”莫塔德立刻抓起外套,快步往外走。

“阿伦,你去联系周围镇子的粮商,让他们别给那些想捐粮的吠舍供货!就算供货,也要把价格抬到最高!”克里希纳又看向长子。

“明白!”阿伦点点头,转身去打电话。

最后,克里希纳看向小儿子,语气缓和了些:“维克拉姆,你去神庙里召集信徒,就说拉维‘玷污婆罗门血脉’,是对毗湿奴神的不敬。让他们去巴塞尔镇抗议,给夏尔马家施压!”

“好!我现在就去!”维克拉姆眼中重新燃起光芒,转身冲出了客厅。

客厅里只剩下克里希纳一人,他看着窗外晃动的树影,手指紧紧攥成拳头。

他绝不允许夏尔马家破坏他的计划,绝不允许自己三年前的遗憾,再重演一次。

……

就在巴尔拉姆家鸡飞狗跳的时候,颠簸的长途汽车上,阿肖克妮和米拉正紧紧抱着她们的相机和采访本,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漆黑田野,毫无睡意。

她们的心依旧因为白天的所见所闻而剧烈跳动着。

经过数小时的颠簸,她们终于在深夜赶回了拉贾斯坦邦的首府斋浦尔。两人顾不上休息,风尘仆仆地直奔《拉贾斯坦时报》总部大楼。

报社主编普拉卡什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他本来早已下班回家,是被两位记者姑娘电话里急切的语气和“爆炸性新闻”的承诺硬生生催回来的,脸上还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倦意。

然而,随着阿肖克妮和米拉交替着、激动地复述完在巴塞尔镇的所见所闻,普拉卡什眼睛里的困倦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亮的光彩,最后几乎要像探照灯一样从他略显肥胖的脸上迸射出来。

“等等,慢点说,姑娘们!”他打断她们,示意她们冷静,“你们确定?巴塞尔镇的世袭婆罗门祭司,年轻的拉维·夏尔马,为了救济那些从中东回来的、快要饿死的劳工和贱民,不仅掏空了家底,还当众宣布,愿意迎娶任何一个能提供帮助的吠舍富商的女孩?”

“千真万确,主编先生!”阿肖克妮急切地保证,将采访记录和冲洗出来的照片摊在桌上,“您看,这是现场的照片!这么多难民!这是他说话时的表情!还有,这是他为了赊粮,甚至要抵押祖传铜镯的画面!我们都拍下来了!还有无数难民可以作证!”

普拉卡什一张张仔细地看着照片,手指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作为一名老报人,他太清楚这个故事的爆炸性了。

它几乎集齐了所有能引爆热议的元素:种姓冲突、宗教神圣性与世俗苦难的碰撞、青年祭司的个人牺牲、巨大的贫富差距、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猛地一拍桌子,吓了两个姑娘一跳:“妙!太妙了!这是神赐给我们的头条!能在死水一潭的拉贾斯坦邦掀起巨浪的头条!”

他在办公室里快速地踱步,脑子飞速运转:“头版!必须头版!标题……标题要足够震撼,但要把握好分寸……嗯……《神圣的牺牲?巴塞尔镇祭司为救千名难民,甘愿打破种姓传统!》对!就这样!副标题要点出‘婆罗门与吠舍’、‘生存与传统’的巨大矛盾!”

他转向排版员,语速极快地下达指令:“立刻行动!把原来头版的关于邦政府会议的无聊新闻撤下来!照片选这张——难民渴望的眼神和拉维坚定侧脸的对比图!评论员呢?立刻让萨蒂什来见我,我们要配发一篇重磅评论,探讨在极端情境下,宗教教义与人道主义精神孰轻孰重?不要简单定论,要引发争论,争论越大,报纸卖得越好!”

“主编,”阿肖克妮补充道,“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呼吁社会援助?这毕竟是实实在在的苦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