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印度富婆来中国 > 第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兄妹人头滚落(第2页)

第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兄妹人头滚落(第2页)

初步测试后,拉维并未停下。

他又从神庙侧殿自己的临时居所里,找出几件换下还没来得及带回家清洗、略显汗渍的衬衣。

他特意把衣服在地上好好滚了几圈,沾上灰尘泥印,准备进行模拟真实场景的去污实验。

他将沾满污垢的衣领浸湿,涂抹上那块檀香皂,用力搓揉。

泡沫起初不多,但随着揉搓,细腻的白色泡沫渐渐覆盖污垢。

清水冲洗后,领口的汗渍和地面带来的明显脏污基本消失,虽然离洁白如新还有点距离——毕竟手工皂不是强力漂白剂——但作为日常清洁,已然非常合格。衣服晾干后,还会散发出令人愉悦的淡淡木质香气。

拉维很满意。

这款香皂完全能胜任“一皂洗所有”的角色。

在这个时代的印度,普通民众绝对不会像富人那样区分沐浴皂、洗衣皂、洗发液、洁面乳。

他们的日常里,一块万能的香皂,就是解决从头到脚、从身体到衣物清洁问题的唯一答案。

而这,正是他的目标——要让“阿育吠陀”的概念,通过这款日常必需品,悄然渗透、包裹每一个普通印度人的生活细节,让他们从生理感受上开始习惯、依赖,并最终深信不疑地将其与毗湿奴神庙的福祉紧密相连。

这会极大地强化信徒对神庙的爱戴和依恋,增加他们前来朝拜、捐献的频率。

这个策略几乎无懈可击。

毕竟,印度人连牛尿和浑浊的恒河水都能奉为圣物、毫不犹豫地饮用涂抹,何况是毗湿奴神庙这个权威中心亲自“赐福”的阿育吠陀香皂?

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信任?

要知道,市面上声称灌装恒河水的瓶子和一罐晒干的牛粪饼或牛尿混合的所谓“神药”,价格可是相当不菲。

他的计划非常清晰,借助这次经济危机的低价机会,依靠神庙庞大的免费基础建设和信徒网络,以极具亲和力的价格推广香皂。

先让尽可能多的印度人用上它。

等过个七八年,十来年,当印度经济稍有起色,那时,“用阿育吠陀香皂”已经像喝恒河水、拜神牛一样,成为了数亿人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生活习惯和仪式感的一部分。

到那时,扎根于这种文化认同感和信徒情感纽带的商业模式,联合利华这种纯粹的商业巨头,又如何与之竞争?

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庞大天然分销渠道、自带神圣光环护体、深入骨髓融入民众生活方式的超级品牌壁垒。

确认了初版香皂已经具备了打动信徒、成为“圣品”入场券的基本素质后,拉维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随之散去。

接下来,就是将配方固定,简化流程,建立起一条稳定的流水线,实现大规模量产。

这一步一旦完成,他那宏大计划的引擎,就将正式轰鸣启动。

见太阳偏西但天光尚亮,潘迪特还在前殿忙于接待最后一批信徒,拉维决定就在这清净后院活动一下筋骨。

或许是近些天事情比较顺利,他锻炼起来丝毫没有重生前那般惰性,动几下就不想动了。

在稀疏的林间空地上,他简单地练习了一套拉伸动作,又做了几十个俯卧撑。

汗水很快浸湿了薄薄的祭司内衬,但精神却出奇地亢奋和舒畅,身体也感觉充满了韧劲而非虚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被夜幕吞噬,神庙的轮廓在渐深的蓝灰色天幕下显得愈发肃穆。几颗早起的星星已在东方的天际闪烁。庭院里,仆人们开始点亮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廊柱间跳跃。

伴随几声古朴洪亮的铜铃鸣响从前殿方向悠悠传来,那是神庙每日关闭山门前用以提醒信徒的“贡巴”——一种悬挂在门廊下的巨型黄铜铃。

“没想到,当个祭司还当出了上班的感觉。”

拉维听到那熟悉的铜铃声,用冰凉清冽的井水冲掉身上的浮沫,微微笑道。

以往他和潘迪特是很清闲的,最近倒是天天加班到晚上。

他刚锻炼完,身上正热,见潘迪特那边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索性就地打水,用那块浅黄色的檀香皂认真清洗了全身。

冰凉的井水冲走泡沫,也带走了最后的燥热。

拉维用干净粗布毛巾仔细擦干身体,换上备用的干净亚麻祭司袍,立刻感到浑身清爽通透,毛孔仿佛都在自由呼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