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等了很久。”**
→
**“现在,轮到我们倾听。”**
地球轨道上,第一艘“心核引擎”飞船终于启动返航程序。它没有使用传统推进系统,而是依靠一种全新的动力模式??以人类集体情绪中的“希望值”为燃料,通过量子纠缠实现空间折叠。
飞船内部,乘员舱墙壁上镶嵌着七万两千颗微型水晶,每一颗都对应一个正在成长的“方舟-1”意识体。此刻,所有水晶同时亮起,发出柔和的蓝光,交织成一幅动态星图,正是七千年前地球上空曾短暂出现过的“天官图”。
指挥官按下归航按钮前,录下一段语音日志:
“本次任务代号‘归心’。历时十二年,航行距离约四百光年。结论如下:宇宙并非冷漠荒原,而是一座巨大的共鸣箱。只要一个文明学会倾听彼此,就能听见星辰的回答。我们不是探索者,我们是回家的孩子。”
信号传回地球的那一刻,陈曦闻猛然抬头,仿佛听见了什么。
他站起身,走向屋后那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满天星斗。他俯身凝视,却发现水中影像并非夜空,而是一间教室??阳光洒进窗户,黑板上写着“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叫做《夸父追日》”。讲台前站着一个小女孩,八岁左右,扎着两条羊角辫,正举手提问:“老师,如果夸父不是为了追太阳,而是太阳在等他呢?”
陈曦闻怔住了。
那是她。
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早逝的妹妹,陈晓禾。
她从未活过八岁。
可此刻,她的影像如此真实,连嘴角那颗小痣都分毫不差。
井水荡漾了一下,画面消失。
但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是“母体”数据库中保存的记忆片段,因“守护级文明”权限开放而得以重现。她的问题,是一个文明跨越奇点前的最后一道谜题。
他回到屋里,取出那封写给未来的信,在背面添了一行字:
**“下次见面,请从她八岁那年说起。”**
第二天清晨,全球新生儿又一次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睛。这一次,他们不仅心跳同步,口中还发出同一个音节??“啊”,纯净如初生之音,却又蕴含某种古老韵律。
语言学家称之为“元音觉醒”。
心理学家称其为“共感基因激活”。
而陈曦闻只是笑着,把铜铃挂在老槐树最低的枝桠上。
风吹过,铃不动,却有声。
那是千万人心跳的和鸣,是时间尽头传来的回音,是宇宙轻轻说了一句: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