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谢韵都想努力视而不见,但是寂静的夜里,无论如何隐忍,痛苦还是流溢出来。无数次,谢韵都想和晏回南说,这样做根本毫无意义。
可她转念一想,她说了,晏回南也不会放弃的。
于是她会硬着声对外间的晏回南说,“你吵到我了。”
这时晏回南便会略显慌乱地出门去,这样就再也听不见他那吵闹的咳嗽声了。
月光落在谢韵的身上,她的侧腰深深地凹下去,优柔唯美。可她的泪水也会偶尔湿润眼角。
天不悯世人,离人共残月-
一个月后,果然,大梁发来了战书。彼时大梁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所以这场战乱,多半就是楼承从中作梗。
晏回南的身体并未痊愈一事,原本秋猎时无人看出来,但不知怎的,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但无论如何这一仗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宋鸿煊最担心的是晏回南的身体,而且万一被军中人看了出来,那么军中的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
在大军出发之前,宋鸿煊为了振奋士气,也为了向大梁表达必胜之意,毅然决然决定御驾亲征,随晏回南一同前往巫山。
当年晏侯爷便是在巫山一站中,葬身于穷骨峡。
所以这一战,晏回南绝不会退缩,也必然会胜利。
临行之前,晏回南将谢韵送去了誉王府,由誉王妃照料她的生活。晏回南将誉王妃当做自己的母亲一般,由她照料谢韵,他才能放下心。
王妃在得知谢韵怀孕时,惊讶非常,神情隐隐透着喜悦又有些担心,因为她失去过自己的孩子,她从没有照顾过有孕之人,也没有照顾过孩子。
她问:“要进去看看她吗?”
王妃说的是谢韵。
此时大军已经在京城外集结完毕,只等晏回南出发了。
晏回南的目光往王府内深深看了一眼,最后还是遗憾摇头,他知道谢韵不想看见她,“不去了。待我得胜归来,再来接她。”
王妃真心拿晏回南当自己的孩子,她是亲眼看着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到今天这个样子的,每一次晏回南上战场,她无不提心吊胆着。
她的眼角不禁湿润,紧紧攥着晏回南的手,不忍放开。
晏回南最后看了一眼王府内,但什么都看不到。他翻身上马,马蹄声在空巷中响彻,声声入耳。
谢韵坐在院子里,一直到那阵声音听不见。
她的小腹如今已经微微隆起,初显孕相——
作者有话说:快了,但这里还不是火葬场。宝们再耐心等等
第58章秋风误(7)
在王府的日子比在将军府的日子要更悠闲、也稍稍快了些。
不知王妃是不是爱屋及乌,对谢韵格外照顾。先是为她单独辟了一方僻静的小院子,由晏回南留下的亲兵护卫,再是王妃日日都来探望谢韵,同她说话聊天。甚至还为尚未出世的孩子缝制了小衣服。
王妃的手艺很好,她说从前她也为自己的孩子缝制过,只是后来都没有用上。提及从前的孩子时,王妃的眼底是一潭秋波,秋日清晨的薄雾氤氲在池面上,碧波晶亮、枯叶落寞,遗憾中透着无限的温柔。
可想而知,她从前有多么期盼过这个孩子,后来失去时,又多难过。
只是谢韵并不能十分共情她。但同为女人,谢韵心疼她。
谢韵并没有告诉王妃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只觉得王妃也是个可怜人。她们都是未能得偿所愿之人,她想留的没有留住,谢韵亦然。
似乎真如晏回南所说,天要她留下这个孩子。
谢韵除了上月有孕吐的反应之外,如今再也没有孕吐难受的反应了。
孩子出人意料地乖,似乎也在跟谢韵释放出信号:母亲,我很乖的,你别不要我。
而谢韵也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与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烈。
从秋猎那次之后,谢韵再没有机会碰过药材,也更没有别的方式能够流掉这个孩子。在谢韵的心中,王妃再照顾她,最终还是为了晏回南-
立冬日。
京城已经入冬,王妃早早地便着人为谢韵制了一批新衣。这日王妃亲手包了饺子,包之前特派人来问了谢韵的口味,照着谢韵爱吃的口味包了许多。
回去的时候,夜空纷纷扬扬地落了鹅毛大雪,王妃和誉王留在饭厅烤火煮茶。谢韵先行告退,回了自己的小院子里。
屋里有下人早早地烧了炭火,烤得整个屋子里暖烘烘的,里面一团橙红色灯火,明媚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