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是因为女生们嫌弃长得吓人不大敢吃,焗螃蟹更是壳多肉少才剩下比较多。
汪新军拎着打包的饭盒才笑眯眯解释道:“海参大补,要不能叫海里的人参?至于焗螃蟹,呵呵,回去吊个汤,别提多鲜了……”
如今大家的日子都紧巴巴,很多人也没吃过这些好东西,大家都主要奔着肉去的。
谁想到啊,居然还有这些说道?
可惜没抢到。
抢到剩菜的汪新军很快跟大伙儿混熟了几分,一边交押金装饭盒,一边跟刚认识的人说说笑笑的。
这让陈兰兰目瞪口呆的。
她都不知道一向严肃板正的汪新军这么接地气了?
***
陈兰兰回家后也没想明白,忍不住跟父母嘀咕,觉得汪新军也不过如此云云。
陈家父母听了全过程后,忍不住戳自己不长进的女儿额头,“你可长点儿心吧。”
背地里,老两口叹息道:“从小没让她吃什么苦,现在看也不是道对,还是不对……”
也不知道汪新军还看不看得上她。
燕九如和陈茵当然没想到,一顿酒席让燕城莫名地流行起打包剩菜了。
这些都是后话。
***
吃完席,杏花大队来的人都想趁着还有两天功夫好好逛逛首都城。
陈茵怀孕不方便,燕九如不让她操劳,自己和两个弟弟亲自带着亲友们满京城溜达。
爬长城,逛旧皇宫,还特地借了相机给大伙儿照相,又带着去燕城百货大楼买东西。
当然,乡下人也是很爱脸面的,来回车票人家给出了,买东西说啥也得自己掏钱。
大家都不富裕,紧着手里的钱不买吃喝,而是给孩子买个笔,买个日记本,买个啥学知识的书啥的。
吃喝一顿就造没了,文具却能长久使用,书还能这个用完下个孩子接着用,万一出息一个考上个啥大学呢?中专也行啊,出来都是国家干部。
玩儿了两天,大伙儿也逛差不多了,在家修整一半天就准备回去了。
燕九如也抽空带着如春去看给她特地买的宅子。
是个一进的小院子,已经收拾立整了。
如春一听说这么好的院子是大哥特地给她买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大哥……”
燕九如轻抚了下大妹的头顶,“你出嫁的时候,大哥自己也吃不饱、穿不暖,就啥也不说了。
现在大哥有点能力了,也不能让我妹妹没个自己的存身之处。咱自己有房子过日子就有底气,有后路就不用憋屈。”
文卫东无奈:他这印象是好不了了。
燕九如却没放过他,扭头看着文卫东道:“你们俩个岁数也不大,回去好好复习,争取下次再考。考不上大学,哪怕考个中专也行。
要是不想离家太远,可以考师范,到时候分回县里或者公社当个老师,不是挺好?当然,要是能考燕城来更好。”
文卫东:看来是得玩命儿复习了,不然,这大舅哥怕不是得换个妹夫……
第90章大学报到(个别地方小修)不是说是国……
第九十章大学报到(个别地方小修)
送走亲友后,两人也到了去学校报到的时间了。
燕九如是机械专业,陈茵是电子计算机专业。
这都不是两人之前自己报的,而是组织谈话后给他们调整的。
一句话,他们这一代大学生是国家需要他们学什么,他们就去学。
当然,组织上也会参考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只不过个人意愿靠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