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看了心里不是滋味,“要是有空就带你买些衣裳吃的了,不过食肆走不开,你自己去,可别下回还穿这一身。”
刘氏点了点头,“我知道,你看我一直跟你说你嫂子的事了不。”
她知道林秋然不爱听。
如果余氏跟着过来,见到那宅子空着,估计还想住进来。
林秋然点点头,嘱咐道:“回去坐牛车,可别走回去。”
刘氏又不傻,牛车才几个钱,她回去就一个小包袱,临走从里面掏出几身小衣裳,还有一沓尿布,“这是我新做的,都是新料子,尿布也是新扯的棉布。”
余氏孩子用剩的,她没用。
“你先用拿着,我回去再做点别的。”刘氏只打算往家里买点肉,自己买身衣裳,剩下的钱留着给孩子做东西。
虎头鞋虎头帽,这些都得做。
刘氏是做外祖母的,这些老早就想着了。
林秋然把东西收下,放在自己柜子里,用之前再让林夏洗洗,孙氏也准备了,不过冬日衣裳不好干,这些得多备点儿。
林秋然能感觉到,家里人包括她娘,都在盼着新生命的到来。
林秋然偶尔也会想刘氏说的有道理,这孩子是不是命里带财,不然刚出生就在二进宅院里,有奶娘,有人照顾。
而且,亲生父亲也回来了。
倘若真的这样,林秋然希望孩子除了顺利降生外,也保佑她生孩子不受罪。
她都这么尽力给孩子这么好的出生条件了,让亲娘少受点罪,也挺划算吧。
铺子一直营业到了腊月二十五,什么时候开门再说。晚上炒完最后一道菜,就打烊了。
铺子里的人一块儿吃完饭,谁都没走,而是好好收拾了收拾,跟着林秋然他们一块儿走的。
食肆放假早,伙计们明天不必过来了,不过史掌柜再来一趟,把账理了,月钱发了,他可没忘,月钱涨了,所以多干半天也无妨。
今儿还给食肆伙计都分了年货,每人十斤猪肉,一盒点心,年货都是一样的。
史掌柜如今跟萧大石关系不错,还勾着他的肩膀,“过年了我去大哥家拜年。”
陆凡不爱说话,不过眼里也有淡淡笑意,“我力气大,哪里用我帮忙喊一声就行了。”
婉娘让她娘早早回去了,都收拾好跟大家一起走的,赵实来接的她。
两人只有一个女儿,而且都能赚钱,日子轻巧得很。
婉娘临走前还嘱咐了林秋然两句,“我看你也快生了,这些日子当心些,要是有啥事就来家里找我。”
他们和赵家断了,过年就在自家过,也不出门。
她虽然不是稳婆,但毕竟生产过有经验。
林秋然点了点头,道了声谢,其实婉娘已经告诉她很多经验了,羊水破了是什么样,生的时候该怎么使劲儿。
林秋然:“嗯,没准儿过些日子俩孩子就能一块儿玩了。”
人都走了,关上食肆门,林秋然松了口气。
开业到现在,也忙了一个多月,日日过来,就算喜欢做菜也疲倦,这些日子就让萧大石抽空过来看看。
库房还有菜,二楼装潢也贵,她怕遭贼。
林秋然坐上驴车,小毛驴今儿还驼了些菜回去,为了给林冬练手,虽然不做生意了,但是切菜做菜还得慢慢学着,不能懈怠。
林秋然坐上车后回头看了眼食肆,牌匾还很新,这是她的心血,得过些日子再回来了。
林秋然原以为得好些日子不来,谁知二十八就又来食肆了。
昨日徐管事来了萧家一趟,告诉林秋然徐远珩回来了。
林秋然当初说宴请,徐管事试探着问了问,徐远珩就答应了,徐管事过来递个信,
林秋然是真心感激,就来铺子摆一桌,这里调料全,雅间宽敞安静,毕竟徐远珩出谋划策,刚装潢好,也得让他来坐坐。
她带了家里人过来帮忙,没全按食肆的菜单,而是选了徐远珩比较爱吃的几样,有鲍鱼红烧肉,不少蒸点。
冬日冻货不少,还有几天过年,街上卖什么的都有,鱼虾林秋然也能买到,还特意买了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