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菊心要了一个鸡蛋,换了三个水晶糖。杜英要了一个鸡蛋,给了王瑶两包饼干,本来是给了五包,王瑶没要那么多。
白慈瞅了王瑶一眼,低下头自己在那里瞎乐,不知道有啥毛病,去了一趟镇上捡到钱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就到了月底。杨奶奶和王瑶编好的篮子晒盘鱼笼每样都有二十来个了,王瑶准备拿着去镇上换东西。
这两年渐渐有了一些隐蔽的市场,可是王瑶手里的这些编织物体积太大。拿着去镇上倒是不是不能拿,就是太招眼了,除非天不亮就要到镇上。杨奶奶说让王瑶先带几个去看看,不要一下子拿过去,还要再拿回来。王瑶听听也是的,先去打探下,把路线什么的摸清楚,盲目的摸石头过河不太行。
两只兔子埋在篮子里,上面盖着昨天采到的野草,天黑乎乎的王瑶就到镇上。地里今天要干的活准备下午去干,昨天下工前王瑶和计分员打过招呼了。
顺着记忆中的位置过去,已经有一些人了,王瑶找个地方中蹲下,把手上提的东西放下,把蘑菇拿出来放到另一个篮子里,把兔子耳朵露出来。过了一会儿就有人来问了,半个小时的功夫,两只兔子卖了出去,到手十块钱并一些布票和粮票,送了两个篮子给买家。其中一个人见有了篮子,就把那堆蘑菇也包圆了,到手又是一块钱。
又等了一个小时,天已经大亮了。编织物每样各带了四个,陆续有人来问,九点前就卖得只剩下一个鱼笼。王瑶不准备再等了,大白天的可能有治安的人来,见有人问,二毛钱把那个鱼笼卖掉了,这批编织物卖了三块多钱,不错。
这一世,自己吃饱穿暖,手上也有钱了,比起上一世好过太多了,王瑶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
被家暴致死的知青16
王瑶从市场走出来后,先去邮局寄信,总要报个平安。虽然,估计也没有人会在乎吧。但是该做的面上功夫还是要做,大家都寄了信回家,就王瑶一个人不寄,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再说手里有钱了,也刚好去收点邮票,上一世听说一张几分钱的邮票能卖几万钱呢。
寄出的信写的很简单,说自己到了,请家里人放心,过多的话王瑶也不想写了。上一世,写了那么多求救的信,终于把王父盼来了,结果等来被亲人亲手打入地狱。
王瑶另外还写了自己缺钱,粮食不够吃,让王父和继母想办法寄钱寄粮食,想想都知道他们看到也不会管,只是为了预防白慈告状。王瑶这一世赚满工分,粮食肯定吃不完,到时白慈通风报信,王父肯定会写信要王瑶寄粮食。先哭穷,到时让村里把多的粮食换成票,要粮食没有,要票花光了,离的十万八千里看你能咋的。
镇上邮局里,现有的邮票都收了一套,王瑶也不知道哪些是后面能卖大钱的。现在这些邮票也是真便宜,就算以后买不了上万块钱,买个几十几百块钱,也是赚了呀。
供销社走了一趟,糖盐买了一些,扯了两块布,准备做条新裤子。仅有的两条裤子都有补丁,这个时候也正常,只是有了钱,为啥还要亏待自己呀。衣服没买,票也不够,下次攒到票后弄点新棉花,做一身新棉衣裤,暖暖的过个冬。
市场上用钱买到三斤大肥油,拿回去熬一点猪油吃吃。准备割个一斤拿回知青院熬油,剩下两斤肉拿给杨奶奶,到时一起吃。钱不够,总共卖了十几块钱,卖编织要分大半给杨奶奶,加上身上原有的十块钱,不要票的铁锅要二十多块钱,穷呀。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王瑶哼着小歌,心里美美哒。中午前回到村里,杨奶奶还没回来,上次告诉了王瑶池放钥匙的地方,拿到钥匙开门放东西。
肥肉处理好后,烧火开始熬油。王瑶心里想着有票了,下次买点糖回来做红烧肉吃。正熬着猪油呢,杨奶奶回来了。两个人一起吃过鸡肉面,王瑶和杨奶奶经过一番商量,把钱给分好了,最终是一人一半。王瑶吃完饭坐了一会儿,快到上工时间了,就带着东西回了知青院。
见王瑶回来,杨菊心招呼道:“回来了啊,运气不错呀,买到肥肉了。”
王瑶边走边回道:“韩姐,肚子里没有油水不行啊,干活都没有力气。”
这话没错,杨菊心附和道:“哈哈哈,你半天就能干完满工分的活,我看你力气大着呢。不过也是得补补了,要想身上出力,人的身上得有肉。”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王瑶把东西放好,大家结伴就去上工了。王文和周艳一如既往的不怎么说话,上一世她们一个嫁到村里,一个家里有关系早早的回城了。
一下午干完了活,王瑶回去熬猪油,晚上做了一碗阳春面,吃起来特别的舒服。
白慈瞄了王瑶几眼,动动嘴还是闭上了,没吱声。
吃完饭回到屋子里,王瑶摸到包里的桔子粉,想了想还是放回包里。过犹不及,与人交往,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付出太多,没有人想欠别人的。大家你来我往,公平相处就好。
这一世,王瑶尽量不要去做那些糊涂事。
被家暴致死的知青17
转眼就入冬了,地里播种好了,地里没啥活了。现在的活计就是给苞米脱粒,最多给6个工分,王瑶还是按工分量做完就走人。倒是有满分的活计,趁着地面没上冻,社里组织人挖水渠。王瑶其实有点想去的,就是看天气太冷,自己也不缺那些工分,还是算了。
第三次去镇上地下市场的时候,出来被人叫住了,原来是有人要批发编织物。王瑶想着,这个好呀,虽然价格低了,还是冬日无事多编点薄利多销。不过还是和杨奶奶商量了一下才定下来,批发价是原来的一半,每半个月送一次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见过王瑶的大力,某些起了坏心思的人把念头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