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八零年代女司机图片 > 第 1 章(第1页)

第 1 章(第1页)

“办不了!”

“为啥?”张月英难以置信。

办事员斩钉截铁:“办不了就是办不了。”

张月英连声解释:“我是厂里的职工,我女儿年龄也到了,她接我的班是符合厂里规定的。”

办事员不耐烦:“你这人咋回事,办不了就是办不了,去去去,别搁着挡着。”

张月英没有得到准确的回答,以为是哪里没做好,准备晚点直接去办事员家里。

带着女儿走出厂区,碰见认识的人打招呼都问:“小禾啥时候回来的?”

“才回来的,”张月英搪塞过去,“这不孩子进不了家门就来找我了。”

办事员不可能为她保密,只能是瞒得了一时是一时还是要尽快落实让江禾接她班留在城里。

“月英今儿这么早就下班了!”住在二号胡同口儿的罗大妈也不嫌冷正和隔壁院子的孙秀梅扯闲篇儿,一眼就认出了包地严严实实的女人。

专心走路的母女俩冷不丁被人叫住,被迫抬头和人寒暄:“嗯,罗婶儿,没包饺子啊?”

罗大妈一摆手:“没呢,这不就等你叔下班了,现包现吃的味道好,小禾这咋回来了?”

“她姥病了,回来瞧瞧,”张桂英说完事先想好的借口拉起女儿走了。

罗大妈将信将疑,瞅着母女俩迈向隔壁院儿的背影,又闹不明白她家老大到底为啥回来。

一直没说话的高大姐把嘴里的瓜子皮呸到地上,不屑道:“说不准是想黑回城里。”

罗大妈吓了一大跳,下意识反驳:“不能吧,粮食关系都转到乡下去了,待多少年了,回来吃啥喝啥?”

高大姐继续磕着瓜子,嘴里含糊不清:“那不是还有她爸抚恤金。”

“多少年了,怕早没了,”罗大妈嘟嘟囔囔。

两人说的这些张月英都没听见,她领着江禾回家,踩着炕摸出藏在梁上的粮票又掏出两块钱和粮油本一起递给江禾:“买五斤白面回来。”

急也急不来,今天过冬至,饺子不能少。

江禾嗫嚅:“妈,要不别买这么多白面,我能吃二合面。”

“咋,我是后妈啊,让你啃窝窝头,我吃白面饺子,”张月英不耐烦,催促道:“快去吧,等着包饺子呢,再磨叽你妹妹弟弟该放学了。”

江家人口简单,一共四口人。

寡妇张月英是富强食品厂三车间二生产小组的组长,大女儿江禾五年前报名上山下乡,去了北方的一个偏远山村插队。

老二老三是一对儿龙凤胎,大的是哥哥江粟,小的是妹妹江苗,两人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上高二,成绩却是天差地别,江苗考全校前几她哥就能考全校倒第几。

通过厂里政策换房外加分房的时候正好张月英男人因公殉职,厂里特意关照原本到手两间的房子变成了两间半。

经过改造,中间的屋子用墙隔成了前后两间,前间做客厅跟被改成厨房的耳房相通,后间是张月英的卧室,隔壁则是隔成了左右两间,左间大一些隐私性更好住了江禾、江苗两姐妹,左间出来要经过右间,不像左间安了一道门,江粟的床尾只挂了一道帘子。

比起胡同里一家人挤在一铺炕上,江家的住房条件已经相当可以了。

江禾回来时候,张月英正在踩缝纫机,头也没抬的安排闺女:“回来了,把面和上,再把白菜剁了,记得用盐杀杀水。”

江禾仅余的几分忐忑也被她妈接二连三安排的活儿打散,照她妈的吩咐准备好东西后,她凑到缝纫机前问:“妈,这是给我妹做的不?”

张月英瞅她一眼:“你妹淘得跟猴儿的区别只在于她恐高不上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