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士兵突击 史 > 王梅(第4页)

王梅(第4页)

“妮儿名字叫招娣,夏招娣,你叫她,叫她她会笑啊!唉,他爹不喜欢女娃娃,抛下我们就走了,可我喜欢啊,我爱死她了。。。”

她的记忆和生命似乎凝固在了几十年前的那个酷热夏天,女儿被人贩子抱走的瞬间成了她永世的梦魇,一个再也醒不过来的循环噩梦。

她活在丢失女儿的巨大悲痛里,既认不得长大的女儿,也永远无法解脱。

王梅去了警察局,却不敢直接说明来意和身份。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她——她害怕,害怕如今给予她一切优渥生活的父母,如果真的被证实是当年买卖她的人,是触犯法律、拆散别人骨肉的人贩子同谋……

那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家庭、地位、生活,乃至她整个存在的根基,都会瞬间化为乌有,成为一场罪恶浇灌出的虚幻泡影。

然而,事实残酷得如同冰锥。在警察查档后,一段尘封的记录被翻了出来:几十年前,确有一位来自王家洼子的妇人到县城派出所报案,每天都要徒步走几十公里,日日来哭诉她三岁的女儿夏招娣在村口玩耍时被人拐走,连续持续了近一整年。

此案被定性为儿童拐卖案。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相对闭塞的农村,儿童拐卖并非稀罕事,很多孩子就此消失在人海,运气好的被卖去别家,运气差的……下场不堪设想。卷宗里模糊的记录和妇人那按下的鲜红手印,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绝望。

王梅就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刚满一岁时就被人贩子盯上的。或许是她的亲生母亲格外警惕,让人贩子迟迟难以下手。

直到她三岁那年,某个看似平常的日子,或许只是母亲一个疲惫的打盹,或许只是转身忙碌的瞬间,她就被迅速塞进了一辆破旧的面包车,从此彻底离开了亲生母亲的怀抱,也改变了自己命运的轨迹。

直到1997年,王梅才猛然惊觉,自己安稳人生的起点,竟然建立在一桩罪恶的买卖之上。而当年的买家,正是她叫了二十多年“爸”“妈”的人。

别开玩笑了!这怎么可能?!

无法接受这颠覆性现实的王梅,情绪彻底崩溃。她冲回那个富丽堂皇的家,对着那两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厉声质问。

父母的沉默,以及最终艰难吐露的、带着悔恨与辩解的承认,成了压垮王梅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要和你们断绝关系!你们这群人渣!世界上怎么会有你们这种败类!”

她像疯了一样嘶吼,砸碎了手边能碰到的东西,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这对养育她成人、从小教会她要善良待人,多做善事的“父母”,然后毅然决然地冲出了这个让她感到窒息和恶心的家。

她无处可去,只能把老太太接到自己用所有积蓄临时租的一个狭小出租屋里,决心照顾这位她从未尽孝的亲生母亲。

最初可能带着一丝对亲缘的幻想和弥补的心情,但这沉重的责任很快就变成了无法承受的折磨。

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生母在得知真相后莫名地精神失常,无法自理,经常大小便失禁,认不得她,甚至对她拳打脚踢、恶言相向。

那些无法预料的排泄物、食物残渣、刺耳的尖叫与哭骂,日复一日地摧毁着王梅的神经。

她不再是那个事业有成、光鲜亮丽的经理,而是一个在屎尿里挣扎、被精神疾病折磨的可怜女人的保姆。

祸不单行,就在王梅被生活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时候,那年秋天,金融风暴席卷而至。

市场急转直下,王梅赖以维生的小公司业务一落千丈,她的积蓄在房租、高昂的药费和照顾生母的无底洞中迅速枯竭。

原先那些在她风光时对她和颜悦色的善良同事们,也纷纷选择了明哲保身或另谋高就。

现实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将她越缚越紧。

走投无路、身心俱疲的王梅,在现实的铜墙铁壁前撞得头破血流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和破碎的灵魂,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她曾发誓永不回头的“家”。

迎接她的,是父亲一夜白头的憔悴和一句沉痛的话。

“嫁人吧。”

“……什么?”王梅以为自己听错了。

“嫁了人,离开这个家,不用再天天看着我们,你……或许就能开始新的生活,就会幸福了,不是吗?”

父亲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的希冀。

他作为一个男人,生理上无法生育,在那个年代这是巨大的羞耻。

在周围人劝说他“要买就买个传宗接代的男孩”的重压下,他却执意要一个女孩。

无法传递香火又怎样?他就是想要一个女儿!他想把她当成心尖上的宝贝来疼爱!让她过上最幸福的日子!

好在妻子理解并支持了他这个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想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